大學生培訓班培訓總結

我們這批大學生青澀的有些過於可愛了,總是認為自己是人才,什麼是人才,問問自己,有幾個能說清楚,我是說不清楚。但我認為自己現在不是,知道的,會的,能用的上的太少,其實大學畢業並不是“收穫”(掙錢)的開始,而是繼續了下一段學習的開始。對於一個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就開始向社會索去是不現實的。有機會鍍鍍金比抱怨沒有機會強,這段屬於個人見解。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怎么理解?你之所以沒被重視,是因為你還不是人才,至少不是他需要的人才。

四、順就是逆,逆就是順--知道我們真正缺什麼

順與逆那個對我們有利?你是要順還是逆?有人會覺得這不是一個問題,可能會覺得問這個問題的人有毛病。這段時間我在思考的就是這兒矛盾的問題。大學時我太順了,老師的重視,同學的信任讓我感覺自己很優秀。大學時,我想進學生會,進了。想當主席,當了。想當輔導員助理,我還是當了,想進廣播站,想進協會,想主持新年晚會……一切都嘗試了……來到這裡連培訓班的班委競選都沒有選上。在76人當中也不是最被人看好的一個,心裡的落差很大。

為我在想,我差在那,沒想太明白,到了培訓結束也沒想明白,也想過去問問老師,我選擇了接受,選擇接受並不是選擇了放棄,我告訴我自己,不要自暴自棄,如果自己因為這點事就消極了就真的沒藥可救了。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其實我們知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知道不吃苦中苦怎能成為人上人,但有多少人在大石攔路是前進的階梯?我告訴我自己,人需要歷練才能成才。如果你曹永友是人才還怕什麼?順就是逆,逆就是順。讓自己活的更灑脫下,笑看風雨。

我記得聽完武教授的講座後我站起來問了三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對於我們這群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會面對一些我們可能想像不到的挫折,當挫折來是我們應該怎么面對?武教授說:“心態”。當我們不能左右這件事情時,就讓我們笑著面對吧!

五、堅持、堅持、除了堅持我什麼也沒有了。

我在和家人通電話時說到了公司的發展前景很好,說到這裡的人也很好。其實有些東西只有自己知道。

有些大學生被招來,沒能留下來,走了?學員們在私底下探討,我們第五小組的“榮程3個1”課題實踐就選擇了這個敏感的話題。堅持我們該堅持的,它可能是理想,可能是抱負,可能僅僅是那口氣,亦或是……堅持不是勝利,再堅持才是。

兩個人結婚時就想過離婚,那這段婚姻不會長久。我選擇了天津榮程,我來到了天津榮程,我就沒想過離開。(不是唱高調)只要公司不開除我,在三年契約期里我是不會離開這裡,離開了就是因為我沒有“拿下”榮程。

堅持、堅持、除了堅持我什麼也沒有了,不是口號,它不屬於消極的死扛,而是年輕人該有的精神;堅持、堅持、除了堅持我什麼也沒有了,不是口號,它沒有感情的掩飾,而是年輕人該有的行為。

我的父母能從一個山村走向大城市,帶著鍋碗漂盆,帶著少得不能在少的錢來到大城市,為了什麼?為了家,為了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將來有出息,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吃盡人間苦,受盡人間累!那么,他們的兒子也能在天津站住腳、立下足,成就自己的事業。這是對自己的交代,也是對父母的交代!

我們應該擁有年輕人該有的朝氣,應該擁有年輕人的志向,在接下來的崗位崗位工作中不怕吃虧,不怕吃虧,不怕辛苦的面對工作。從小事學起,從小處做起,積累我們的人生財富,奉獻我們的熱情,收穫我們的閱歷,完美我們的人生。

在培訓結束之際,我想感謝領導對我們這次培訓的重視,感謝呂姐、何哥為我們做的一切,你們辛苦了。在我們剛剛踏入社會的時候能夠到這樣的企業工作是我們的幸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早日成才,不辜負父母的期望,母校的期望,公司的期望和自己的期望。

春安夏泰,秋收冬藏,短短的一個月的時光,讓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也收穫了友情帶來的幾多歡笑、幾多溫情。還有嚴謹的企業文化,鋼鐵般的意志品質。前程始於足下,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五百年。讓我們10屆大學生在這裡啟航,勝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