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個人總結:累並快樂著

為期13天的支教生活在28號結束了,仔細回味著這個過程中的一點一滴,從開始的猶豫到現在的懷念,一絲絲的感動仍然在心中迴旋著,久久難以忘懷!

前期——

依然記得報名那天,我和曾維林都在猶豫著,到底是去東莞打一個月的工還是去支教,因為我們知道支教的日子是很苦的,最終理智戰勝了懶惰,毅然決定去三下鄉,[ ]為那些偏遠鄉村的孩子們儘自己的一份力!

14號正式確定我們的番號為——xx志願服務團!15號動員大會!

16號早上9點開始收拾東西,七七八八的東西提了很多很多——桶子,被子,蓆子,袋子,碗筷等等,9點進行了宣誓活動,9點半準時出發,從xx到xx,前往xx,在車上,大家一句一句的歌聲裡面,在光良的《第一次》裡面,我知道,我們的半個月的支教生活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歷程,也開始了!到達山江鎮時,做了一個環保宣傳活動,志願者們到街上撿垃圾。宣傳環保,環境保護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下午三點左右到達目的地——xx完小。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我好像回到了10多年前上國小的時光,甚至還可以推前一點,破舊的教學樓,圍欄上貼的字只零星的剩下幾個字,屍去骨猶存,子去框由存;坑窪的操場上立著兩個籃球架,籃球架的高度差不多可以讓稍微高點的同學進行扣籃訓練,可能由於長期經受扣籃訓練,籃筐已經明顯的地下了頭;教室裡面的桌子是那種老式桌子,黑板上方的國旗要仔細辨認才能看出那幾個五角星!預料之中;可是那裡的小孩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不是害羞逃跑的,而是很開朗,一點也不怕生,這又是我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打掃完衛生,鋪好床,第一天就這樣在一路的奔波中結束了!

歷程——

17號開始報名,由於當時校方初步說了我們這次會來,所有17號的報名開始進行了,我們分成了大班,中班,小班三個班級,依次陸續的報名,也就是這一天我認識了一個小男孩——吳佳喜,一個相貌出眾的小男孩。也初步了解了那些小孩的基本信息,那裡的小孩80%以上全部是留守兒童,爸媽常年不在家,有的小孩今年11歲,可是見到父母的次數不超過五次,自己生日不知道,父母的摸樣都記不清,剛何況是父母的名字,登記的時候,看著髒髒的臉上的那雙清澈,童真的眼睛時,一種無言的感受在心中翻滾著!這次來報名的小孩中小班的居多,總數大約在40到50之間,由於人數不夠,我們決定明天進行家訪。

18號開始正式上課,也就是那一天我們開始去一家家的家訪,只要有看到小孩,我們就會興奮的跑過去問小孩的情況,“小朋友,你今年幾歲了,讀幾年級,在xx讀書嗎?老師是……”就像一群去挖掘寶藏的人,[蓮山 課~件]看到了尋求已久的寶藏一樣,特別是當成功的招到小朋友時,大家興奮的表情到溢於言表!在一條條未知的石板路上隨意的徘徊著,在一陣陣狗吠聲中傾聽著,在一個個相連的院子裡吃驚的穿梭著,在小朋友一字一個字的翻譯中,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成功的招到了7,8個小孩,所有成員也就是那天大約招到了20多個小孩,當我們問他們止不住掉這次的活動時,他們的都說不知道,可見我們這次的家訪的決定是正確的!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上課了,我教的是急救課,第一次給他們上課,準備還算充分吧,可真正上課的時候才明白什麼叫做困難,尤其是給小班上課,小班所有的成員根本不聽你說的,跑的跑,鬧的鬧,真正聽課的也就那幾個人,上萬可時,嗓子差不多啞了,才明白以前老師為什麼要吃金嗓子了,我和曾維林主要負責的是小班,所以在小班呆的時間稍微多一些,也就是在小班,我知道了另一個小孩——吳俊斌(小神童),同時也了解到了他們的一些情況,小俊斌的姐姐是吳娉婷,在讀六年級,也在xx完小讀書,現在在大班,後來在頒獎典禮上,看到她拿的那一沓厚厚的獎狀,我們所有的老師也都被他們兩姐弟給折服了!兩個學習努力,聰明而又懂事的小孩,真的讓人很心疼!

慢慢的每天開始以一定的生活規律做事了,早上6點左右起床,6點 50升旗,8點吃飯,然後是上課,備課,寫總結,下午送小孩回家,晚上7點吃飯,然後開每天的例行會議,就到了9點多,洗完澡做點其他開心的事,一天就這樣過來了,每天送小孩回家,手拉著手,背上還背一個,組成了一副回家的畫面。每次吃飯時的唱歌,每天所喊的口號:“拆散一對是一對!”在歡聲笑語中,在一個個感動中充實這每一天!

從24號開始就沒有上課了,重點是後期的活動的準備,標本製作,交通安全日,文藝匯演等,在這一段時間裡充滿了太多的感動與細節,同時也就是在這一段時間,我也思考了很多事情,從身邊的隊友身上,從小朋友們身上學到很多,從發生的事情上明白的純真,專注,換位思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