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創新農產化經營體制思考體會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新要求,明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重大舉措,是指導新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檔案。《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重點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機制創新談點體會。

一、農業產業化是農村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

《決定》高度重視農村制度建設,明確提出,實現農村發展目標,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必須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抓緊在農村體制改革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進展。《決定》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制度建設,包括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現代農村金融制度,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農村民主管理制度。首當其衝是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在這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項制度中,第一次明確,農業產業化經營是雙層經營體制中統這一層次的一個重要內容,並提出了具體要求。《決定》講“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培育新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我理解這裡有四個方面的意思和要求,一是明確定位。明確龍頭企業是“統一經營”這一層次的一個重要內容,把龍頭企業定位為“統一經營”層次的一個內容具有重要意義,表明中央充分肯定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實踐效果,並寄予希望;二是指明方向。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戶、集體組織、農民合作組織等實行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與聯合,開展多形式的經營服務,進一步指明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方向;三是提出要求。龍頭企業要發揮好統一經營層次的作用就必須要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帶農惠農;四是工作重點。就是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這些都是三中全會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提出的新要求,必須深刻領會,貫徹到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際工作中去。

二、農業產業化是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骨幹

《決定》指出,建設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業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如何發揮龍頭企業的骨幹作用?一是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 堅持用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按照工業化的要求推動農業向著商品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組織化邁進,在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進程中發揮生力軍作用。二是推進組織制度和機制創新。 通過拓展產業鏈,建立組織鏈,完善利益鏈的方式,將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與社會化大生產連線,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通過擴大農戶經營的外部規模達到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和整體效益的目標。三是開拓農產品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引導生產發展,確定主導產業,最佳化資源配置,開展經濟合作,減少農業結構調整的盲目性,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化。四是用先進科技和設施裝備農業。根據市場需求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提升農業的裝備水平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能力。五是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六是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建立農產品產地、質量、等級標識和可追溯制度,組織和帶動農民進行標準化生產。創造名品牌農產品,提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