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行業心得體會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民政部門是做人的工作的,是直接為人民民眾服務、特別是直接為困難民眾服務的部門。我們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首先以困難民眾為本,保障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落實困難民眾的基本權利,維護困難民眾的基本尊嚴。

第一,保障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民政部門的首要任務。我市每年大約有40萬人因災需要政府提供衣、食、住、醫等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是通過制度保。在落實救助制度時,根據困難民眾的實際生活情況,科學合理確定保障範圍和標準,因人而宜,分類施救。二是通過臨時救助保。針對民眾受災情況,及時實施臨時救助,給他們施以援手,以解燃眉之急。三是通過社會扶助保。廣泛開展各類慈善救助活動,發動社會結對幫扶,給困難民眾實實在在的幫助,逐步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況。

第二,落實困難民眾的基本權利。除基本生活外,民政部門承擔著包括困難民眾醫療、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權利保障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民政部門有的是牽頭推動,有的是直接參與其中,有的是配合其他部門去做,有的是拾遺補缺,有的是組織協調。無論是協調、配合,還是主抓,我們都要發揮職能作用,把事關困難民眾權利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切實把困難民眾的基本權利落到實處。

第三,維護困難民眾的基本尊嚴。在實踐工作中,以人為本、以困難民眾為本,還要注意維護困難民眾的基本尊嚴。一是要注意轉變思想觀念。為困難民眾做好事、辦實事,特別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是政府的基本職能,是我們民政部門應做的工作,也是困難民眾應該享有的權利。二是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特別是在對弱勢群體和困難民眾實施救助時,要讓他們感到有尊嚴。

二、把握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

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在推動民政事業發展中,我們要深刻把握這個基本要求、全力實現這個基本要求,推動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是全面發展。民政工作是社會工作,具有社會性、多元性、民眾性的特點,工作頭緒多,涉及範圍廣,與民眾特別是困難民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工作的全面發展。比如,救災工作以前主要講如何“抗災救災”,現在我們將“防災減災”也擺到了重要的位置。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活動,以提高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

二是協調發展。民政工作要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協調。比如我們要建立“救災資金自然增長機制”,就是根據當地財政收入的增長,逐年增加救災資金支出,讓災區民眾也能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三是可持續發展。民政工作尤其是民生保障工作,與其它工作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政策只能進不能退,保障的範圍只能擴大不能縮小,保障的標準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可持續,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

三、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民政工作的職能定位得到提升,民政業務領域得到拓展。比如,民政工作已從過去主要為傳統民政對象服務,向為城鄉困難群體為主的廣大民眾服務拓展;從過去主要保障困難民眾生存權,向既保障民眾生存權,又注重維護他們的發展權和民主政治權益拓展;從過去以農村為主,向城鄉並重拓展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統籌發展城鄉、統籌政府投入和社會投入、統籌行政力量和社會力量,開闊視野,樹立統籌兼顧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