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心得體會

2.5 要加強環境質量的評價和研究,提升監測科研能力,促進監測技術水平的提高。爭取國家、省、市或環保局的科研課題和科研經費,本站若不具備實力,可以與高校、省站或其他相關部門合作完成,把我們的大量監測數據和監測報告變成監測成果,不斷增強出成果的能力,促進監測技術水平和能力的不斷提高,從而能說清環境質量狀況、污染源狀況和環境風險。省站站長王盛才同志在《推動環境監測實現三個轉型》一文中談到“深入開展環境質量的監測、評價與研究。保護環境質量是一切環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監測工作亦應如此。說清環境質量是各級環境監測站的最根本任務。監測站作為政府的‘耳目”’,是代表政府對轄區環境質量進行監視性、研究性監測,及時掌握環境質量狀況,發現潛在的環境隱患,深入研究預警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和風險,使政府對環境質量狀況做到心中有數,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撐,為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因此,要強化對突出環境質量問題的深入研究,推動環境管理由粗放型向精準型、由主觀決策向科學決策轉變,推動環保工作由被動、事後、補救、消極轉變為主動、事前、預防、積極,這是監測系統向技術轉型實現科學發展的核心。”由此可見,搞好環境監測、環境質量的科學研究是何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