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最佳化軟環境增強軟實力”活動心得體會

(一)創新載體,找準切入點。永德縣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切入點,通過以樹立“自強不息、誠實守信、文明禮貌”的永德人形象為依託,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每項活動都滲透著跨越式發展的理念和精神,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真正把幹部民眾的幹勁和力量凝聚到永德經濟跨越式發展上來。

(二)著眼大局,明確結合點。當前,在農村以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致富能力,努力培養適應新形勢發展和任務需要的新型農村人才為目的;在企業以不斷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增強廣大職工的科學素質和市場觀念為目標;在機關以轉變作風,強化職能,提高廣大機關幹部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為目的。

(三)立足實際,把握著力點。民眾的需求,就是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必須善於分析了解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社會心理和社會需求,尋找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必須注重和掌握社會思潮,發現社會矛盾和焦點問題,緊緊抓住和把握人們思想和利益的興奮點,及時調整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從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以實際問題的解決促進思想覺悟的提高。

五、堅持在淨化風氣中提升文明程度,為經濟跨越式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軟環境就是競爭力,抓軟環境就是抓發展。良好的發展環境是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一)從落實《綱要》入手,以誠信為突破口,努力構建良好的道德體系。通過在機關單位組織開展《綱要》理論學習,積極營造良好的道德建設環境;在農村家庭開展“十星級”戶評比活動,引導農民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形成爭先創優意識,激勵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走共同致富文明之路,實現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在學校對廣大中小學生開展誠信教育,從小樹立誠信觀念;在社會上通過各種媒體、各種渠道進行強化信用道德文化的宣傳教育,並結合公民道德規範的推廣和普及,重視信用道德文化建設。努力構築單位、農村、學校、社會四大道德教育體系。

(二)從創建活動入手,大力營造文明環境。深化文明行業、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創文明行業、建滿意視窗”活動中,對經營業主開展誠信教育,繼續推進無假貨示範街創建活動;對行政執法機關廣泛開展“創文明機關、當人民公僕”活動。在村鎮建設中,以創建文明村鎮、文明戶為基礎,以小城鎮建設為重點,推出一批特色村鎮。

(三)從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入手,有效淨化社會文明環境。通過加大“掃黃打非”力度,嚴厲打擊制黃和非法出版活動。建立文化稽查隊反饋制度,定期聽取文化稽查工作匯報,組織多次“掃黃打非”集中統一行動,有效地淨化了社會文化環境。

(四)從轉變作風入手,著力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主要通過做好開展的“機關比貢獻”、“鄉鎮比實力”、“農民比富裕”三項競賽活動的宣傳工作,努力營造以國家公職人員為主體的全社會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大氣候,大力弘揚在軟環境建設中形成的良好風氣。同時監督、規範和約束涉及軟環境建設部門的服務行為,對設定障礙及以權謀私的行為,在輿論上進行鞭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