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化投資環境心得體會

1、規範機關行為。規範行為是效能建設的內在要求。規範行政行為,前提是堅持依法行政,按章辦事。只有以法律為準繩,以規章為依據,才能實現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要對有悖於現行法律法規、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政策、規章制度和檔案,進行全面清理,該廢止的堅決予以廢止,該修訂的抓緊修訂完善,使整個機關管理體系有序、運行機制有效、行為方式最佳化,努力消除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性障礙。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堅持依法行政,克服權力利益化的傾向,反對和防止各種損害基層和民眾利益的行為,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缺位、錯位、越位等現象,確保職能到位。

2、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效率是加強效能建設的目的所在。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必須最終體現到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會效果上來。確立“有限政府”的觀念,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辦事效率,切實解決辦事層次和環節過多的弊病,真正把機關職能從過去微觀管理為主轉到巨觀管理、依法管理和搞好服務上來。深入推進政務公開,擴大民眾對機關工作的知情權。對審批、辦證、批錢批物以及執法處罰等民眾關心、社會關注的問題,進一步公開辦事程式、辦事標準、辦事結果,並在工作質量、態度、時效等方面作出承諾,不斷增加工作透明度。

三、以突出整改為重點,著力解決基層和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機關作風建設重在解決問題。機關作風的好壞,民眾是最直接的承受者,感觸最深,機關作風建設的最終要靠民眾評價和社會評價,民眾和社會的評價是最客觀、最真實、最公平、最權威的,人民民眾的滿意,才是衡量機關作風建設的最終標準。要從民眾反映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基層意見最大的問題改起,從企業要求最強烈的事情做起,加大整改力度,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始終貫徹重在整改、重在實效的原則,高標準找差距,高要求定目標,高質量抓整改。以機關作風建設為契機,認真查擺自身存在的問題,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迴避、不掩飾、不護短,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要以認真二字當頭,堅決落實整改,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結合自身特點,到服務對象中去,到矛盾多意見大的地方去,廣泛聽取意見,借鑑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的整改經驗,對查擺出的問題制定整改計畫和措施,並向民眾承諾,分輕重緩急逐條落實整改,把轉變作風提高效能切實落到實處。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要找出癥結所在,統籌考慮,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加以解決。要從領導、幹部自身做起,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把整改措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用學習促進思想進步和工作提高。

總之,我們要以這次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不

斷加強服務型機關建設,努力改進機關作風,轉變職能,更好服務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結合實際工作,加大舊城改造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繼續做好三創工作,淨化城市化境衛生;在全社會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全社會文明程度;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加強信訪工作,及時化解矛盾,保持乾群、黨群良好關係;加大社會養老、醫療保險社會化工作,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制。通過紮實有效的具體工作,促進我辦投資發展環境全面提升,為實現渭城經濟社會持續、全面、協調發展做出貢獻。XX年伊始,區委、區政府做出了在全區集中半年時間開展“最佳化投資環境,保障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的重大決策。這一重大決策,是在國家巨觀經濟遭遇到改革開放以來最大困難的背景下推出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是國家全面振興國民經濟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委、區政府在強調這次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性時,也提到了最佳化投資環境是保增長、調結構、提效益、促和諧的總體要求,是改進機關作風的最重要途徑,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