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鎮長赴杭州XX街道經濟工作學習體會

杭州市濱江區委、區政府、長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出台各項扶持企業發展優惠政策,規範市場,培育產業,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著力構建重商、親商、扶商的良好氛圍,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為建設天堂矽谷,打造品質杭州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通過在浙江杭州濱江長河街道三個月的學習,我體會到長河街道經濟工作運作規範,服務到位,經濟發展環境優良,經濟成長速迅,為我們經濟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經濟發展概況

長河街道位於錢塘江南岸,濱江區中心位置,隔江與杭州老城區相望,1995年前隸屬於蕭山市,杭州市新建濱江區後歸屬杭州市濱江區。XX年,濱江區與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併後又屬於杭州市高新(濱江)區。XX年12月18日撤鎮建街。長河街道下轄6個行政村、8社區,現有常住人口4.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012人,流動人口63533人。全街道總面積29.18平方公里,土地面積16250畝,其中耕地3258畝,林地2876畝,水面2010畝。街道位於高新區中心區的政治文化中心都在轄區範圍內。長河是一個千年古鎮,去年長河老街被列為杭州市七大歷史保護街區,目前還有九廳十三堂、冠山寺、乳泉、雙廟等歷史遺蹟。境內生態資源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街道屬山一村,被聯合國首批命名為環境生態保護全球500佳;境內水域外白馬湖正在被開發成休閒旅遊勝地。近年來,長河街道經濟社會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XX年全街道所屬企業88個,共完成工業總產值95.05億元(僅中南建設集團就完成35億元),完成年計畫的111.3%,同比增長幅度23.3%;實現利潤3.28億元,同比增長44.8%;實現營業收入89.26億元,同比增長21%,實交稅金3.46億元,同比增長12.2%,街道財政總收入達2.5億元。今年長河街道將突破工業總產值百億元大關,長河街道先後被省市評為浙江省百強鄉鎮(街道)、杭州市經濟強鎮(街道)、杭州市“東方明珠”街道等。

二、主要做法

1、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工作服務隊伍。確立了黨政一把手為經濟發展第一責任人,常務副主任為主管經濟工作的直接責任人,確定服務經濟工作機構即:街道經濟科。經濟科主要負責對企業的考核、新引進企業辦證和登記、調解糾份和協調與周邊民眾之間關係、提供信息平台、考核村(居)一級經濟服務是否到位、統計企業經濟指標、負責對外招商、負責企業扶持和獎勵金的發放和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等,該街道經濟科共12人。科長1人,副科長1人,科室人員分工細緻,責任到人。

2、建立了完整的一套經濟發展制度。一是建立領導班子聯繫企業制度。在重大問題上,特別是企業發展上進行重點幫助,重點協調,千方百計為強隊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建立專門的企業服務中心為企業實行全程服務、“一站式”或承諾制服務。只要企業發展需要,從商務洽談、項目報批、規劃定點、用地用電、工商登記到制度和管理創新等全力以赴,出點子、疏路子、挑擔子,腳踏實地、真心誠意為企業提供服務。

3、建立了有效的激勵和扶持政策。由街道職能部門負責,落實專人,及時與市區有關部委辦局加強協調、銜接,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制訂有關激勵和扶持政策,大力推進強隊企業結構調整,科技制度和管理創新。對街道有特殊貢獻的企業和項目,實行一企一策,進行重點傾斜和扶持。相繼出台了《關於長河街道XX年年度工業經濟激勵政策的通知》、《關於長河街道XX年年度第三產業發展激勵政策的通知》、《關於實施“強隊工程”若干意見的通知》、《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扶持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鼓勵商貿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優惠政策,並確定強隊企業的董事長、廠長(經理),可優先作為當年街道及街道以上各類先進的推薦人選。對評選出來的強隊企業,由黨工委、辦事處按照工業和三產經濟激勵政策予以獎勵兌現。

4、建立了詳細的企業發展考核細則。制訂了《關於下發XX年年度街道屬企業百分考核細則的通知》,考核細則分為經濟指標、制度管理創新、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並將這些內容進行明細量化打分,將考核結果作為企業受獎勵、評先進依據,讓企業在黨和政府領導下規範運作,共同為社會服務貢獻力量。

三、幾點啟示

在濱江區長河街道為期三個月學習,親身感受了他們的發展氛圍和思想觀念,親身參與和體驗具體工作實踐,對如何發展我縣經濟有幾點不成熟的思考。

1、進一步加強發展經濟宣傳力度,著力營造親商、重商、扶商的良好氛圍。要讓民眾真正樹立一切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觀念,讓他們真正認識到經濟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只要經濟發展了社會各種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主要宣傳方向:一是在黨的領導下經濟發展是黨改善人民民眾生活的工作重點,是時代的主題。二是大力宣傳勤勞致富和創新創業的致富典型,可以開闢電視專欄進行大力宣傳這樣的人和事。三是大力宣傳為企業服務和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典型人和事,並對破壞企業和經濟發展的人和事進行暴光。四是將我縣如何扶持經濟發展的措施、政策以及我縣經濟發展優勢所在進行大力宣傳,贏得社會共知。五是鼓勵民間活動為經濟發展做好宣傳,營造人人謀發展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