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作風建設心得體會

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黨風建設的決定》,深刻分析了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作風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以及當前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並對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作了重要部署。這是黨從世界形勢在變化,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從我國改革和建設不斷深入,從不斷發展的人民民眾的偉大實踐出發。標誌著我們對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規律有了新的認識,在黨的建設特別是作風建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現在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關鍵時期,國務院《關於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衛生體制改革目的意義,以及改革的目標。這次改革是全國性的,既涉及到國家,人民民眾的利益,又涉及到醫療衛生系統體制性的深層次改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也必然會帶來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是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思想作風,是黨銳意進取,永葆先進性,順應時代的潮流。對醫院生存發展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在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六中全會精神,切實按照“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繫民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為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的要求,認清形勢,深化改革,加大力度,主動適應,做好工作,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不斷開創醫院工作新局面。

一、黨風是生命的源泉 《決定》指出“執政黨的黨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的外在表現,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全面加強黨的基本建設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保證。黨風好,對待人民民眾態度好,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就會正確,人民民眾就會擁護。一個政權也好,一個黨也好,一個醫院也好,其前途與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不能贏得廣大人民民眾真心實意的信任和支持,一定會亡黨,一定會垮台,一定會失敗倒閉。所以,國務院出台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三大改革: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改革;②同時進行的醫療機構改革,建立新的醫療衛生運行機制;③藥品生產流通體制的改革,保證總體目標的實現,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醫療服務,努力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基本醫療服務的需求。醫院以什麼作用、什麼態度來實行三大改革,醫院的黨員和領導幹部們是怎樣將黨和國家的改革方針對諸於行動?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去從事這項工作?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表現出的是什麼樣的風格和特點?所有這些,都屬於作風範疇,醫院好的黨風都是通過為病人服務的每一件具體事務以及表現出的風格、特點而體現出來的。所以,醫院必須以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為指導思想,搞好黨風建設,給全新形勢、新任務,變革生產關係中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部分,抓好科教興醫,抓好醫療質量,抓好服務態度,抓好創新與發展,建設與現代化相適應的優美舒適醫療環境,以方便、放心、優質的醫療服務取信於病人。

二、抓核心,一切以人民民眾利益為重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無論什麼時候,只要我們緊緊地依靠民眾,密切聯繫民眾,聽取民眾的呼聲,代表民眾的利益,我們的事業就會得到民眾的擁護和支持。建設優美舒適的醫療環境,抓好降低醫療費用水平,提高優質的醫療服務,一切以病者的利益為重,這是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在醫院的具體表現。

一繼續做好科研工作,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今年初,完全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成功地完成我院首例肝臟移植手術,到現在為止,患者已經存活7個多月。推薦申報360多個科研項目,完成《消化性潰瘍出血抑酸治療最佳方案及療效》等6項科技成果的鑑定工作。在各類雜誌上發表論文123篇,其中中華系列雜誌21篇,衛生部主管雜誌27篇,派出各類技術人員到世界各地參加學術會議和進行學術交流。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新技術新項目不斷地得到鞏固。全面提高了一大批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素質,為優質的醫療服務打下基礎。

二抓好醫德醫風,提高整體服務素質 全院職工要發揚“仁心仁術、方便為懷”的院風,學習老一輩醫務工作者治學嚴謹,對技術精益求精,愛崗敬業,視病人如親人”的崇高精神,“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對服務視窗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切實轉變觀念,從語言、儀表、禮儀、服務及職責等方面實行規範化管理,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工作的最終目標。如護士們通過理論學習和自編劇本,自我表演,相互點評等,加深對護士儀表規範化的認識和遵守護士儀表規範要求的自覺性。行風評議的問卷調查,到我院就診、住院的病人滿意度由原來的90%提高到底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