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嚴以修身心得體會

xx同志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對中華文明形成並延續發展幾千年而從未中斷,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促進中國社會利益和社會關係平衡,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從傳統智慧中汲取治國理政的經驗,是十分必要的。xx同志要求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做到“三嚴三實”,並且將“嚴以修身”置於首位,就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

修身是個人教化、社會教化和國家治理的有機結合

xx同志認為:“儒家思想和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其他學說都堅持經世致用原則,注重發揮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對個人、社會的教化同對國家的治理結合起來,達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目的。”儒家的修身思想集中體現了這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儒家經典《大學》開篇即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按照這個思想,只有每個人的品質修養好了,家庭才能和諧,國家才能得到善治,天下才能太平。但是,這裡講的個人的品質修養,並不單純是私人交往中的禮義仁智信,而且是與社會教化、國家治理的根本目的密切相關的。更進一步說,是由至善這一根本的價值取向所規定的。因為,天下太平、國家得到良好治理、家庭和諧、人人皆為聖賢,就是至善的具體體現。至善不僅是衡量現實政治治理好壞的標準,也是維繫人心的最牢固的紐帶。因為,至善是人們的價值共識。所以說,個人提升品質修養,其內容不僅包括個人的德行的改善,也包含了對於儒家根本政治信仰即至善的認同。通過這種方式,至善這一政治信仰內化於人心,成為民族精神。而受到教化的個體,又成為促進至善實現的能動的、積極的力量。正是通過這種雙向的互動,文化得以傳承、文明得以延續。

那么,如何修身呢?按照《大學》裡面說的,就是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是說,要仔細研究事物的道理,獲取真知。然後才能意念誠實,心正不邪。今天來看,這裡的格物致知有著特定的內涵,指的並不是技術意義上的知識,而是與“至善”這一政治信仰相關的道理。只有知道了政治信仰的必然性、知道了它存在的根據,才能夠真心地認同它,自覺地按照它的要求行事做人,這就是修身。可見,修身的前提是真知,是明白作為政治治理根本目的的政治信仰的必然性。儒家還採取一整套的制度措施來促進和保障政治參與者積極了解、踐行儒家的政治信仰。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通過選拔任用熟悉儒家經典的人才的方式,促使參與政治活動和國家治理的人努力了解和踐行儒家思想。而這些秉持儒家思想的人,反過來又以自身的言行影響著社會的其他人,這又進一步促進了儒家思想的普及。如果著眼於儒家思想的傳播、鞏固和傳承,乃至於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代代相繼來說,其積極的一面是不容小覷的。

應將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置於首位

儒家的修身思想表明,從修身的本意來說,修身就是通過窮理致知以實現德行意向和政治信仰之堅定。因此,修身並不只是意味著個人德行的提升,而且含有豐富的政治性的內容。這些思想,對於我們黨的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借鑑意義。

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信仰。因此,對於黨員幹部“嚴以修身”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求每一名黨員要做一名好人,更重要的是強調每一名黨員都應當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成為一名好黨員。xx同志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堅定的信仰是黨員幹部站穩政治立場、抵禦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黨員幹部就可能會在“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仰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如果廣大黨員沒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黨組織就會軟弱渙散,就會缺乏戰鬥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國內各地區人民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利益交融也十分緊密。但是,由於各種複雜的、客觀性的、歷史性的因素的影響,各地區之間的發展還不夠平衡。而且,由於社會轉型和市場經濟帶來的利益主體的多元性,社會矛盾也有增多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基於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共同的社會理想,對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對於協調各種社會矛盾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就國家治理而言,離開一定的政治信仰是不可想像的,因為政治信仰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標準。正是以一定的政治信仰作為價值尺度,人們才可以在正確認識現實的基礎上,判斷現實實踐活動的得失成敗,才可以積極地改進它,使它變得更好。只有在共同理想的基礎上,才可以有效地協調各方面的矛盾,才能夠做到求大同存小異。貫徹共同的理想,為著共同的理想前進,在這方面,黨員幹部是主力軍。因為,他們不僅是我國社會各項建設事業的骨幹力量,也是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骨幹力量,更擔負著傳播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使命。

因此,在“嚴以修身”中,只有將堅定自身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置於首位,努力提升自己的品質修養,黨員幹部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無論對於個人、政黨,乃至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加強理論學習是堅定信仰的重要路徑

堅定的信仰從何而來?必須要通過深入細緻而又系統的理論學習才可以做到。因為,信仰所涉及的是價值理念,是有限的經驗生活不能完全涵蓋的。同時,信仰是一種自覺的價值認同,它的形成不可能依賴強制。尤其是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和科學知識基礎之上的,因此,必須在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方可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確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經典著作之所以是經典著作,就是因為它們闡明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是後來一切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的根。我們固然要反對理論上的教條主義,要根據實踐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但這絕不意味著降低了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重要性。

我們黨一貫重視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黨員的頭腦,也取得顯著的成效。不過,目前在這方面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一些黨員幹部以時代的巨大變化為藉口,忽視甚至放棄對於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讀,忽視甚至放棄對於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因此,由於理論根底淺,在面對各種看似時髦的理論時,就難以明辨是非。最終,導致政治信仰動搖,實際工作走上邪路。一些黨員幹部重視業務知識的學習,而對於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重視不夠、興趣不高。甚至一些專門承擔黨員教育培訓的機構,在一段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視業務知識方面的培訓,而淡化了通過理論教育堅定黨員理想信念的根本使命,以至於主次顛倒。在教育內容方面,也有需要進一步改進之處。一般來說,對於黨員幹部的教育,更多地集中於黨員幹部時事政策等方面內容的教育。這種教育固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於黨員幹部及時了解黨的大政方針政策,統一思想步調一致,但是,如果從培育和堅定黨員的政治信仰的角度來說,則作用有限。因為,這些主要涉及經驗層面的問題,很多問題具有十分突出的時效性。還有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是,一些對於黨員幹部的教育只單純注重政治方面的內容,而對個人道德與政治理想的結合問題,重視得不夠。如此一來,很容易出現黨員幹部教育中的“兩張皮”現象。即政治理論與個人的行為相互脫節。一些幹部談起大道理頭頭是道,就是落不到實處。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把自身的行為與政治信仰結合起來。其實,這樣的人,也就根本談不上什麼真正的政治信仰。他們所說的一切,不過是口頭禪而已。這些問題的形成存在著多種原因,但是,首要原因還在於,人們沒有充分意識到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武裝黨員頭腦、堅定黨員馬克思主義信仰方面的重要意義。

因此,只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尤其是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黨員幹部才會明白馬克思主義所闡明的那些根本道理,才可能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從而才可能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相關文章:
三嚴三實嚴以修身專題教育活動學習心得體會
嚴以修身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優秀篇
2024年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
三嚴三實學習嚴以修身心得體會
三嚴三實嚴以修身學習心得體會交流
“嚴以修身”學習體會
共產黨員嚴以修身心得體會
黨員幹部學習嚴以修身心得體會優秀篇
2024年黨員嚴以修身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