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司法行政工作計畫

(三)以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立足點,努力提升服務保障民生工作的水平

要充分發揮律師的職能作用。一是要引導律師大力拓展非訴訟法律事務,幫助企業依法應對金融、貿易風險。要加強與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的聯繫,建立信息交流長效機制,及時提出法律風險預警。上半年,省廳將組織開展“雙千百日”活動,即:組織一千名律師、一千名基層法律工作者,在扭轉經濟形勢最重要的時期,深入企業,深入農村,深入金融部門開展走訪調研,提供融資引資、兼併重組、產業調整、服務外包、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的法律服務,幫助企業積極參與經濟競爭與合作。二是要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團的作用,為政府重要工程提供法律服務。今年,為了應對經濟危機的影響,市政府將啟動近200億的政府主導項目,重點用於擴大投資、消費和改善民生。廣大律師要積極介入,主動參與,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服務。要進一步深化律師參與政府信訪接待工作,積極主動幫助有關部門依法妥善處理因經濟政策調整和工程項目建設引發的民眾信訪和群體性事件。三是要提高律師管理效能,進一步增強律師服務能力。要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工作,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增強律師行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要認真貫徹《律師法》,加強改制後律師事務所的規範化建設。要健全律師執業準入、誠信執業、風險防範制度,完善評價考核、執業責任保險和獎懲機制,推動律師事務所規範化發展。

要進一步增強公證工作的公信力。要以拓展和規範公證法律服務為重點,以維護和增強公民公信力為根本,進一步拓展公證業務。公證處要積極參與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招投標、企業破產清算等公證事項。要主動適應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對公證法律服務的需求,努力為民眾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工程提供公證法律服務。要積極引導人民民眾自覺運用公證手段,預防糾紛和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要緊緊圍繞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創新公證服務“三農”的工作方式、方法。要認真研究涉農法律、法規和政策,努力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法律服務。要鞏固“公證質量建設年”活動成果,加快推進公證信息平台建設。要加強對公證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服務本領。要進一步強化公證機構規範化建設,實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要進一步加強對公證處和公證員的執業管理,完善公證業務操作規程。要把公證人員業務與敬業精神、公證質量、服務態度、組織紀律等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公證處和公證員正確處理好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的關係,促進公證事業健康科學發展。

要認真開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要指導基層法律服務所和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雙千百日”活動,在加強為企業服務的同時,把重點放在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上,放在防範農村經營風險上,放在提高農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上,努力滿足廣大農民民眾的法律需求。要堅持季度培訓、每月交流制度,通過學習管理規定、組織業務培訓、交流典型案例、參觀所務建設、開展卷宗評比等活動,著力提高基層法律工作者的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增強適應市場競爭的本領和能力。要深入開展爭創“誠信法律服務單位”活動,力爭100%的法律服務所達到“誠信法律服務單位”的標準。要健全業務收費、財務管理、案件登記、政治學習、目標管理等規定。要進一步完善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收案結案、投訴查處等制度,促進各項業務有序、高效、規範開展。局將按照“五個統一”(統一上牆制度、統一卷宗內容、統一工作記錄、統一人員去向牌、統一亮證上崗)的要求加強對法律服務所的規範管理,營造一流的工作環境,打造一流的服務形象。

要全面推行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要按照應援盡援的要求,以解決民生問題為目標,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要大力推進規範化建設,按照“場所便民、設施完善、業務規範、服務專業”的要求,進一步提高接待質量,樹好視窗形象。要加大法律援助網路建設,進一步完善工、青、婦等社會團體參與法律援助的組織形式,擴大法律援助惠民網,更好地為貧、弱、殘者提供法律幫助。3月份,組織開展以“促進經濟發展、服務民生建設”為主題的法律援助工作者“五個一”活動,即:走訪一批企業、開展一次義務諮詢、講一堂法制課、調處一起糾紛、辦理一起法律援助案件。5月份,在農民工集居地建立援助工作站,引導職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依法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要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服務評價體系,通過設定投訴電話、發放徵求意見表和暗訪等方式,多渠道聽取社會各界對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4月份,建立法律援助工作者信息庫,推行受援人員“選援制”。9月份,邀請部分受援人召開座談會,開展“受援人員評援助活動”,聽取他們對援助案件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更好地滿足困難民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切實發揮法律援助工作在服務民生、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