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後勤工作總結

(3)食堂管理。食堂工作抓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學院的穩定與發展,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工作基礎。為保障學院廣大師生民眾的利益,公司從以下五個方面採取措施加強管理。一、加強對菜價的監管,通過內控內改,監督物資採購過程,降低了一伙食成本。同時,我們還制定了收、支、效益相結合的控制措施,進一步穩定食堂消費價格。二、建立師生互動監督機制,實行人性化管理。我們組織了師生代表進行市場調查,及時公布市場行情,增加了食堂一伙食標準的透明度。師生互動監督機制的建立大大增強了師生對食堂的信任,為我們餐飲中心工作的開展建立了民眾基礎。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多次開展了“學生生活座談會”,通過面對面的對話交流、增進了解、獲取了同學們的支持和理解。三、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各項補貼政策及時發放學生生活補助金。四、每逢國家傳統節日,後勤餐飲中心總是全力營造節日氛圍,給學生以家的感覺。6月8日端午節,餐飲中心給每個學生、老師免費發放了皮蛋、鹹蛋和粽子。中秋又為學院所有師生印發了免費就餐券。五、加強對學院食堂飲食衛生安全的監管,確保學院食堂給師生提供安全放心食品。11月後勤服務公司成立了校園飲食衛生安全整治小組,對食堂里的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普查,對食品原材料、加工程式進行全程監控,規範食品生產操作程式,提高服務質量。

(4)運輸服務。“保障學院教學、公務用車,為學院提供優良的運輸服務”是後勤服務公司運輸中心的服務宗旨。為方便學院各類用車需求,我們簡化了用車審批程式。通過科學合理的調度車輛,大大節約了出車費用,這種本著為用車部門節約也為自己節約的服務態度深得好評價。為規範操作,防止安全事故發生,我們還專門組織了司機進行安全學習和服務規範化學習。嚴格按照《運輸中心管理制度》和《司機崗位職責》進行規範管理,經過一年多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大提高了運輸中心的服務效率與服務質量,同時也使得運輸中心的管理規範化、科學化、合理化。今年學院舉辦了像“五十周年校慶”、“高職院校技能冬賽”等這類大型活動,用車需求大大超過了運輸中心的服務能力,為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運輸中心積極同社會運輸公司取得聯繫,租車完成任務。

(5)開拓創新,創建寧鄉新農村建設基地。國家提出高校後勤進行社會化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高校後勤向企業轉變,實行企業化運做,面向社會參與社會競爭,創造利潤,為高校發展減負,為高校發展提供服務。後勤服務公司自成立進行企業化運作近兩年半時間以來,已逐步由單純經營校內市場、合作開發校內市場模式向合作開拓社會市場模式轉變。只有積極主動的參與社會競爭,不斷開拓社會市場,才能真正實現為學院發展減負的目的。今年6月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後勤服務公司同地海實業本著平等、互利、雙贏的原則創建了寧鄉新農村建設基地。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寧鄉新農村建設基地前期工程建設已全部完工,各經營項目已經開始生產經營,相應的管理制度也已經出台。預計如基地全面運營以後每年最低可實現10萬元的保底利潤,還可解決部分就業崗位和為學院提供相應實習崗位。寧鄉新農村建設基地是我院後勤服務公司參與社會競爭的第一個嘗試,也是我院後勤社會化改革道路中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