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隨州市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工作總結範文

二是規範答覆工作。為規範行政複議案件的答覆工作,市政府法制辦主動向被申請人提供行政複議答覆書格式文本,指導被申請人規範答覆書、有針對性地進行答覆,督促被申請人在法定期限內及時進行答覆和提交證據材料。

三是規範行政複議審理方式。我市在辦理行政複議案件工作中,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協調解決問題。注重運用和解、調解等多種手段,化解矛盾,平衡利益關係,促進當事人和行政機關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爭議的負面效應。如吳某等十一名申請人對市執法局強制拆除違法建築物不服申請行政複議案,吳某一方面在《隨州論壇》宣揚行政主體違法,一方面申請行政複議,辦案人員首先承諾自己墊付現金用於賠償申請人提出的損壞眼鏡,一舉感化了吳某,在法制辦的引導下,曾經準備大幹一場的吳某主動放棄了不合理訴求,並說服其他申請人與市執法局握手言和,不僅避免了矛盾激化還及時化解了行政爭議,維護了政府的現象和社會穩定;堅持案結事了。通過辦理一件案件,與有關部門共同商討,防止類似行政爭議案件的再度發生;堅持聽證。目前,市政府法制辦通過聽證方式辦理理行政複議案件已經常態化,不僅對疑難複雜案件進行聽證,而且還對雙方爭議較大的部分內容進行聽證,讓各方當事人有更多的機會面對面表達訴求、解除質疑;堅持採用說理式決定文書。無論是維持還是撤銷具體行政行為,市政府法制辦都十分重視析理釋法,個別複雜案件說理部分近千字,讓輸家輸得明明白白。同時,市政府法制辦實行集體審議制,對疑難複雜或者影響較大的案件提交集體審議,並由專人負責記錄。

四是規範調查取證。我市堅持現場勘察、證據交換等制度,對各方當事人證據較多或者事實比較複雜的案件,借鑑訴訟程式的證據交換制度,在與當事人交換意見之前先交換當事人的舉證,便於公開公正處理案件及與各方當事人進一步溝通。對涉及土地權屬爭議的案件一律先勘查現場,做到承辦人詳細了解基本案情後再進一步審理案件。

五是規範規範審查期限。我市進一步修訂了行政複議案件辦理程式,要求在審理期限屆滿之前20日提交審理報告或者審理意見,確保每起案件在兩個月內審結。截止目前,市政府法制辦辦理所有的行政複議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內辦結。

四、強化協調,整體聯動,不斷發揮行政複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

一是與司法機關建立協調機制。xx年7月,我市以市委辦、市政府辦名義下發《關於建立行政與司法互動機制妥善化解行政爭議的意見》。行政與司法互動機制的建立,進一步加強了行政機關與法院的聯繫,同時也為人民民眾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糾紛解決途徑,為社會和諧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二是與信訪部門建立聯繫制度。針對我市行政複議受案率偏低、部分民眾“信訪不信法”、行政複議與信訪銜接不緊等情況,今年,市政府法制辦與市信訪局聯合制發《隨州市行政複議與信訪工作聯繫規定》。該聯繫制度將正確引導上訪民眾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涉法問題,及時保護涉法信訪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行政複議與信訪工作的銜接和聯繫,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五、強化指導,統籌督辦,不斷提高行政複議工作水平

一是統籌推進全市規範化建設工作。為促進縣、市、區政府和市直行政機關的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我市將行政複議規範化作為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一併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

二是實行行政複議意見書、建議書制度。對於在辦案過程中發現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瑕疵和不規範的地方,及時向有關行政機關制發了行政複議意見書、建議書,指出了其在執法過程中的不足和應當糾正的問題,監督、指導其規範執法行為。

三是加強對行政複議決定履行情況的監督。我市建立了行政複議決定履行與監督制度和重大行政複議備案制度,對行政複議決定尤其對變更、撤銷、責令被申請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決定的執行情況及時進行回訪複查,確保行政複議決定得到切實履行,維護行政複議的權威。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市的行政複議規範化建設工作進步明顯,行政複議渠道更加暢通,今年前8個月已受理26件,結案18件(去年受理12件,結案12件),這個數量超過過去任何一年受理的數量;案件質量進一步提高,今年沒有一件案件引起上訪或者訴訟;行政複議權威性和公信力進一步增強,在法制辦引導下達成和解、調解協定的案件增多;行政複議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