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教育教學工作計畫

新學期,新面貌。為了抓好日常的教育、教學、教研工作,創造性的完成各項任務,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特點制定本學期的工作計畫

一、 教育計畫

1、狠抓常規教育,鞏固良好班風。

有了上一學期的基礎,班級制度已經形成,學生心中有了大致了解,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心中有數。並且,經過第一學期的鍛鍊,班級小助手得到了進一步的鍛鍊,各項能力都有進步,在同學們中間能夠起到先鋒帶頭作用,可以協助老師做好各項工作。

我有信心讓這個班級在紀律上有新的起色,營造一個出色的班集體。

2、學安全手冊,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利用班會、自習等時間,組織學生學習安全手冊,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通過教育和學習,使學生懂得遠離危險的常識。懂得常用的幾種自救電話如:110、120、119等。並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強化學習的成果,如開展自救小遊戲等,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3、通過讀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針對校讀書節的活動,讓學生暢遊書海,品味書香,從書中獲得知識,使學生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從而規範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4、結合大隊部的活動主題,開展好爭當四好少年活動。

首先宣讀四好少年評比要求,使學生明確每種卡的評比標準,在班內開展評比活動,我們準備班設立紀律、學習兩個評比台,督促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自覺遵守,在每月月末的時候結合評比台選出符合標準的同學佩帶四色卡。

二教學計畫:

(一)、學生的現狀分析

本班52名同學,其中男27人、女25人,每個孩子都活潑可愛,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他們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慾強。但是由於年齡小,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說話或者做小動作。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另外,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差,勢必會影響整體水平的發揮,所以,儘可能轉化後進,提高先進,發展後進是本學期重點。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排

本冊教科書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圍繞專題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組教學內容。它們依次是:春天裡的發現;奉獻與關愛;愛祖國、愛家鄉;用心思考、勇於創造;美麗神奇的大自然;培養優秀的品質;正確看待問題,善於思考;走進科技的世界。每個專題的內涵都比較豐富,為學生知識和能力、方法和習慣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台。教材內容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2)、教材特點

1. 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

每一組教材的導語,通過簡單的幾句話,點出本組的專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語之後的課文以及部分練習,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好詞佳句、口語交際、實踐活動以及展示台等內容,都是圍繞本組的專題合理安排的。如第三組,簡短的導語點出了本組的專題--愛祖國、愛家鄉。接著是四篇課文,《日月潭》《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北京亮起來了》。這四篇課文,向學生展示了祖國迷人的風光、豐富的物產和日新月異的變化。通過這一組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