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國小教務工作計畫

3、加強宣傳,在交流、推廣中不斷提升研究成果。

紮實有效的研究是對學科特色研究最好的宣傳,此外,我們要站在智慧共享的角度,開展對外展示活動,開設學科特色交流互動平台,推廣學科特色建設經驗,使學科特色在實踐檢驗中得到廣泛的認可。

三、活躍教師隊伍,發展專業素養。

課改的深入,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要樹立憂患意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緊迫性,成為學科領域中學習型、研究型的骨幹教師。

1、制定個人發展規劃,根據校長室工作計畫精神,分階段完成發展實事中教學工作部分的任務。 2、以縣鎮教研課為契機,抓好骨幹教師的教學研究,形成研究過程群體參與的良好氛圍,抓緊錘鍊大比武人員,從學科測試、說課、上課全方位開展培訓活動。

3、開展教師教學即時演講活動,針對教師參與即時演講活動較貧乏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科特色建設專題,我們將開展此項活動,以此加強教師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考查,加強教師教學辨析能力的培養。

4、開展學科專業能力測試活動。語文老師開展當堂作文能力測試、數學教師開展數學思想方法與解題能力測試、英語開展閱讀能力測試、體藝老師開展專業說課活動。

5、加強師徒結對活動的管理,使師徒正常開展研究活動,形成自覺研究的良好習慣,加快骨幹教師群體的形成。

四、方法措施

1.加強學習,促進教育觀念進一步更新。 隨著“學習型社會”概念的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更應首當其衝,使“學習”成為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教師要通過學習,充分認識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艱巨性;通過學習,更新觀念,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科學可行的教育教學行為。

2.完善常規、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落實到教學的各個方面,教學常規也要以課程標準的要求來抓。本學期仍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抓學習習慣為重點,把常規切實抓好。

3.重視研究、促進科研能力的提高。

4.搞好培訓,促進青年教師的進一步成長。 實施課程標準,進入課程改革交流。培養一支有先進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強,並有一定理論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認真組織期初和期中的教材分析,要求教師在備課中突出每一課時的重點、難點。 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組織教師參加縣、片青年教師觀摩活動。 繼續做好各教研組的教研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期初制定研究專題,定期進行研討活動。

5.繼續做好每周四上午教學研究活動,由骨幹教師帶頭上多媒體示範課,結合教師自薦,備課組推薦,做到課前精心準備,組內共同參與,上好每堂研究課。

6.加強教研

組建設,規範教研活動,建立師徒結對制度,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積極開展組內互聽課活動。做好聽課記錄、評課記錄及教研活動記錄。

五、教務行事曆

一、三月份:

1、組織報名註冊,安排好轉校生的插班就讀

2、課程設定和教師配置安排課程及教學任務分工

3、學校工作的總體安排制定教研課改計畫

4、核查本期學生流動情況,建好學生資料檔案,“雙基”,教務材料的上報工作

二、四月份:

1、各年級班委工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