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第一學期工作計畫

常態化開展“學雷鋒、樹新風、做好人好事”活動,活學活用雷鋒的“釘子精神,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培養“特別守紀律、特別愛學習、特別能吃苦、特別講禮貌、特別有才藝”的xx學子。

普及愛國主義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加強安全教育。開展生命健康教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貫徹《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修訂)》,加強紀律教育。開展誠信教育。

大力推進家庭美德“十個一”和溫馨提示“八個請”為主線的忠孝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同學。

開展網路文明教育。加強衛生保潔管理,堅持環境育人。加強學生宿舍管理。加強學生飯堂管理、課間學生管理。加強教室、公物和校園環境管理。實現“整潔”、“美觀”、“育人”的整體效果。加強禮儀禮貌教育,規範儀容儀表。

發揮學生幹部在學校管理上的積極作用。

加強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建設,辦好“家長學校”。

(3)創造高效教學機制,建設科學質量監控體系。

高效與質量是教學的內在要求,是我們創造機制的基礎,是我們質量監控的對象。

首先,把教學質量的提升與突破聚焦到高效課堂的模式探究上。各科組積極探索以“導學練案”為載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最佳化課程結構,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其次,xx實驗中學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打造高效課堂。教學過程凸顯重點、難點、易錯點、關鍵點,便於學生掌握。堅持“以人為本、以美育人、自主發展”理念,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達標檢測,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發展思維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核心理念。

自主學習,打造高效課堂必須建立在狠抓教學常規工作之上。為此,我們必須完善管理模式:以質量管理為核心,以過程管理為重點;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實現過程管理精細化;探究以“導學練案”為載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健全並完善教師評價機制;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學法指導,強調教師因材施教和情感投入,堅持培優輔差。

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和質量控制體系。探索有效教學途徑,打造高效課堂。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質量評價體系和課堂評價體系。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完善學校課程體系。以國家、省、市三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規劃為指導,逐步規範科研工作行為。以課題研究和教師培訓為突破口,注重打造學研型教師團隊。

(4)追求校園書香氣息,提升學校和美文化特色品位。

一是環境文化育人。一次性完善、提高、美化校園硬體環境。從一樓大廳至綜合樓的xx之旅,兩邊柱子或橫樑上裝裱和美文化素材,張貼名人名言佳句學生書畫作品,在大廳公共場所建風格各異圖書角。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書香和美氣息。提倡班級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牆壁裝飾規範:比如,教室的一面牆上方設定雷鋒肖像,兩邊寫著“學雷鋒,做好人好事”,牆面設定師生書畫展示台,經典壁,開設學生規範自我視窗。高標準一次性建成所有櫥窗設施、樓道溫馨提示牌、宿舍樓道文化設施,會議室投影、音響設備和主席台座椅,裝修、布置書畫展覽室、小會議室、功能室等。牆面裝飾以學生書畫作品、教師書畫作品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