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督導室秋學期工作計畫

督導工作是連線校領導與各部門以及教職工的橋樑和紐帶,教育教學督導對日常教學工作具有監督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幫助指導功能,信息反饋功能。督導人員應有監督與檢查意識,指導意識,反饋意識,強化執行意識,為領導教育教學決策提供依據。本學期,督導室將根據校長室“更要轉型、更有文化、更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堅持“以人為本”原則,著力構建民主、科學、高效的督導機制。以推進“有為、精思、樂學”的校園文化建設為切入點,深化“五生課堂”文化研究,積極開展創造性工作,努力開拓督導工作的新思路,使督導工作進一步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促進學校自主發展,內涵發展。

一、工作目標

堅持把督導工作與有效教學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為推進新課程改革注入新的動力;以“有為、精思、樂學”為基點,圍繞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多層面、多環節、多形式的督導。切實履行“監督、檢查、評估、指導、促進”的督導工作職能,規範全校的辦學行為,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創新為靈魂,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在督導思路上要有新突破,在督導內容上要有新深度,在督導要求上要有新措施,在整體督導工作上要有新起色,更好地促進學校更快發展。

二、工作原則

1.督導性:發揮督導工作監督、檢查、評估、促進的四大職能,做好本學期的督導工作。

2.參與性:督導室成員既當督導員,又當協理員,還要充當戰鬥員,對各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程參與。

3.常態性:改變以往“督查——總結——走人”的低效做法,每學期重點盯住一個年級,開展廣泛細緻的工作,全面深刻地了解相關情況,分析原因,挖掘實質,為決策層提供服務。

4.融入性:督導室成員不能置身於局外,而要融入到所督導的年級中去,與師生打成一片,為教育教學把準脈,指準路。

5.科學性:通過常態化的細緻督導,力求找出最為科學的方法,使得我們的管理更加有效,老師的教學更加有效,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三個有效形成合力,就是科學發展,這是突破本屆高三升學瓶頸的重要抓手。

三、工作要求

嘗試二個轉型:一是將工作方式由以往三年年級輪流轉向一分二為、雙向出擊轉型;縮短督導周期,便於及時發現、解決問題;二是由階段性的督導向常態化督導轉型,本學期成立專門的高三督導辦公室,派人員對高三進行常態化的督導。

四、具體工作

本學期督導工作任務比較重,既要正常圍繞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心工作開展,同時也要迎接上級有關部門的各項評估驗收,尤其是素質教育示範校的評估。

(一)根據市督導室的要求,認真做好“一校一標”的制訂工作,並接受上級領導專家的評估驗收。

(二)指導全校教師做好“一師一標”的制訂工作,並及時上傳有關平台。

(三)進一步落實督導評估與考核掛鈎,督導室在對有關部門、教研組、備課組、班級、教師的督導評估中,應儘可能地實行量化評估,定量分析,使得考核評估的結果準確無異議,在評優、評職晉升、綜合考核中能作為重要依據之一,從而使督導評估成為激活學校發展的內動力。

(四)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速培養青年教師的步伐,全面實施學校人才培養的戰略。

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最佳化教師整體結構,逐步建立一支結構合理,勤奮敬業,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教師隊伍,本學期督導室將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堅持德育為先,加強青年教師師德師風的建設。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與教育,激勵青年教師塑造完善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樹立從事教育工作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熱愛本職工作,獻身教育事業。

2.堅持以業務為中心,著力加強新教材的研究、教學模式的研究、教學藝術的研究、校本課程的研究、開發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與指導等“五研究”工作,全面提高青年教師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3.切實抓好師徒結對工作,點燃“薪火傳承”火把,認真做好師徒結對的“五要求”,把師徒結對工作抓到實處,抓出成效,加速青年教師成長進程。

4.認真落實青年教師的兩個“七個一”活動,落實“三定”、“三練”、“五過關”要求,把培養工作做實,做細,做優。

5.堅持考評考核制度,加強青年教師成長檔案的建立,進一步完善培訓工作的激勵機制,使培訓工作正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完善考評考核制度,促進青年教師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