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2016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畫

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年初學校工作計畫和市教育局工作要求,深化內部管理,完善管理機制,改進工作作風,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努力打造xx品牌。

工作思路:求穩定,抓完善,提質量,重落實。

主要工作:

一、謀劃未來發展,有序推進學校工作。

1.組織實施《學校三年發展規劃》(XX/XX學年)。在“提升小班化教育實驗水平”、“建設多元化學校課程體系”、“打造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和“構建立體式德育體系”四方面有序推進,實施既定的學年目標。

2.做好學校長遠發展的頂層設計。邀請浙江師範大學專家教授指導學校頂層設計與遠景規劃,確定學校的未來定位,提煉學校的特色、特質與性格,奠定學校的文化基礎,以頂層設計統攬未來學校發展全局。修改“一訓三風”,進一步明確辦學思想,推進學校文化建設。

二、增強安穩意識,積極創建平安校園。

1.明確安穩責任,健全考核機制。學校成立安全穩定領導小組,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德育處分管具體工作,副校長室負責處理來信來訪事件。學校與每一位教職工簽訂安全穩定目標管理責任書,不斷完善教職工安全穩定考核辦法和班主任考核辦法中的安全條款,將安全穩定工作納入到教師工作業績的“常規工作”考核之中,加大安全穩定工作考核力度。

2.組織教育活動,落實安全措施。在教育局安全網路技術平台上,每兩周上好一節安全教育課。各班每天做好一次晨檢,學生每天離校前作一次安全提醒,參加大型集體活動前作一次安全教育,每月至少上好一次生命健康教育課。進一步落實學生上下學“愛心家長護學崗”和交警管理接送車的職責,以確保學生接送車有序停靠。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生進出校門的管理,早上值周教師要迎接學生和禮儀引導,放晚學託管教師和值周教師有秩序地護送學生離校,做到“三固定”(固定時間,固定通道、固定順序)。確保學生的課堂安全和飲食安全,重視學生的課間活動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和上下學路途安全,健全各類安全管理台帳。

三、完善規章制度,改進學校管理機制。

1.不斷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制定新增崗位工作職責和財務人員、財產保管員、網路管理員等崗位職責考核細則,修訂《教師公出差旅費報銷辦法》、《教師工作業績考評方案》、《教師績績考核獎勵方案》和《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中的部分條款。根據班子分工,制定《外事辦工作考核細則》,對班子其他成員的考核細則也作相應地調整與修改。

2.強化學校制度執行力度。制度是規範行為,激勵戰鬥力的一種手段,而制度的效力是取決於執行。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需要健全制度執行的督促檢查機制,重視過程管理,發現問題及時改正。需要不斷完善平時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工作評價機制,在考核中盡力體現公正、公平的原則,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還要套用好考核結果,將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績效分配相結合。

四、抓好校本培訓,加快教師團隊建設。

1.著力建設好教研組。本學期學科教研組長,不再由班子成員兼任,安排學科骨幹教師擔任,進一步落實其工作職責。修改教研組工作考核細則,突出校本教研活動,明確考核獎勵措施。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重難點,力求做到活動專題化。定期確定一個活動主題,以“小”(活動主題小)、“細”(活動分工明確)、 “實”(活動追求實效)為原則,以磨課為主要形式,通過讀教育專著、看教學視頻、寫教學案例、集體交流研討等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每次專題活動,既有課前的集體備課,課內分工協作,又有課後課堂實錄的整理(學校配置錄音筆),個人聽課反思,小組活動小結。每個教研組每學期必須打磨出一兩堂高效精品課。

2.認真實施“青藍工程”。為加快青年教師(近三年師範畢業生)的成長和新教師(今年調入的班主任)的工作適應,根據我校《“青藍工程”實施方案》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優秀教師與青年教師、老教師與新教師之間的“傳、幫、帶”活動,為他們鋪路子、指方向、搭台子。建立結對師徒,制定個人成長規劃,進行班級和教學工作研討,上好示範課和匯報課,定期經驗交流,期末考核是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學年末作綜合鑑定。

3.切實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選拔教育經驗足、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班主任,逐步建立參與班級管理的班主任後備隊伍,確保班主任結構合理最佳化。加強學習,進一步強化全體班主任老師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領班主任提升思想素質。搭建交流、學習和展示的平台,上好班隊課,定期召開班主任座談(讓班主任成為中心發言人),舉行班主任素養比賽,組織班主任外出學習交流,不斷提高班主任的施愛能力、協調能力、個別教育能力、激勵能力和溝通能力。鼓勵不斷反思促提高,讓班主任老師平時積累,蒐集自己身邊的育人小故事,把這些故事串成一個經驗總結,形成書面材料。健全班主任日常工作制度,制訂《班主任一日常規》,修訂班主任工作考核辦法,使班主任的工作有章可循,實現班主任教育行為的規範化和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