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第二學期中學國中部教科室工作總結

一、學習內容為:

1、專題一:有效教學的基本績效特徵;

2、專題二:有效教學活動中參與要素的一般特徵;

3、專題三:有效教學的意義;(XX年2月——XX年6月完成)

4、專題四:探尋有效教學策略的原則;

5、專題五:有效教學的設計與實施(XX年7月——XX年5月完成)。

二、採取多種措施,提高培訓實效

1、問卷調查。專題學習前,我們向全體老師開展有效教學問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教師在教學中關於課堂有效性方面存在的問題,由教科室匯總,一式兩份,一份留存用作校本研討,一份提交縣教師培訓機構。

2、專業引領。教科室編寫了“有效教學若干問題”專題學習材料,教師人手一冊,供大家學習使用。XX/XX學年度,學校多次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各種學習研討活動。

3、問題研討。以學科組為單位,針對崗位自學和校本訓練中提出的共性問題,分學科分層次進行研討,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困惑診斷。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促進資源共享,智慧共生,探索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方法。

4、以賽促練。

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採取一項重要舉措,即以賽代培,以賽促練。因此,我們不僅在校內舉辦各種競賽,還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縣舉辦的各級各類比賽。校內比賽,誰是第一,不是我們追求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競賽,“關起門來,練好內功”。不斷提高我們的研究水平和教學能力,從而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發展,推進我校內涵式發展的步伐,走出校門、走出肥東,乃至合肥,在各類大賽中奪取桂冠。

3、單元考查。為掌握校本培訓中教師學習的實際情況,教科室分階段組織了考查。

4、校本培訓。我們在專題學習後,我們將有效學習分為有效備課、有效傾聽、有效互動、有效指導、有效提問、有效管理、有效練習、有效策略,成立學習小組,進行分小組研究,於去年10月底完成。

5、規範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教科室制訂了《聖泉中學教研活動制度》,實行備課組長問責制,保證教科研活動規範化、科學化、有效有序進行。在活動中重點抓了4個最佳化:一是最佳化集體備課,教科室制訂了《聖泉中學集體備課制度》,從8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使集體備課真正成為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的課堂,同伴互助、專業切磋的平台,增強了教師的研究意識,提升了教師的研究能力。二是最佳化個人反思,教學反思是老師經驗的凝鍊,是教師成長的橋樑。通過教學反思,激發教師的熱情,讓教師享受到教育的成功;激發教師的潛能,讓教師從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型轉化。教科室發給教師每人一本教學反思筆記,要求教師堅持每月寫一篇教學反思;教科室檢查統計,本學年國中部教師每人每月一篇教學反思。三是最佳化同伴互助。我們堅持新老結隊,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促進教師的共同提高和發展。平時教學中,要求教師互相聽課,新教師每周至少聽2節,3年以上教齡的老師,每周至少聽1節。四是最佳化教師讀書。專業引領是校本教研的一個重要支柱。實踐證明,名師、大師的成功離不開讀書,教師的職責與使命要求教師必須自覺讀書,新課程改革的實踐和時代的不斷發展,要求教師必須終生讀書。因此,我們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要讀一本教學專著,同時要寫心得筆記。

6、加強督導。根據我校校本培訓實施方案,在過程成教科室、督導部通過調查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經驗,及時推廣。督導的重點是學習研討的情況,邊學邊思邊改的情況以及提交真實問題的情況。

7、參加統一考核,確保人人過關。在專題學習完成後,我們組織教師開展學習反思與心得的文章寫作,要求人人參與,統一上交。通過反思,讓專題學習的內容轉化為新課程教學評價的新技能、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