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學期期末教務處工作總結

教務處工作總結

本學期教學工作忙碌而又充實的結束了,在王校長的正確領導和楊校長的大力帶領下,教務處全力以赴,學校教師共同努力,真正體現了“一切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使得教學工作得以長足發展,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中考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

一、教研教改是生命,加強教研,完善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通過教研活動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工作中充分運用教研組長組織工作,期初召開會議,制定計畫,按周組織實施;活動後摸索出各種授課模式,用一學期時間完成了課堂教學模式的規範化。

本學期組織了語文、數學、英語、綜文、綜理五大組的課例研討,做到了全員參與:聽課、評課、研討,在實踐中摸索前進,在課例研討中,各個學科逐步摸索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模式。期間,楊校長下發了關於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學習的四份學習資料,並於第九周做了關於小組合作學習、校本教研的多媒體講座。緊隨其後,又分別從各教研組中挑選出五位教師做示範課,讓全體教師參與進來,聽課後,就其中任一節課書寫規範格式的評課材料。對上交的評課材料,教學領導細緻評選,張主任在第十周末的業務學習時間裡進行了全面總結,對優秀者進行了表揚,並做了多媒體講座《如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小組合作學習的階段總結與思考》,使與會者有了較清晰的教學模式。

在5月14日參加了“平泉縣國中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後,從第十二周開始歷時三周,五個教研組全體教師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課堂公開課。聽後,對存在問題較大的,與相關教師溝通,然後讓教研組長寫出學科教學經驗及不足之處,張主任再結合自己掌握的情況寫出“總結與反思”,在第十四周全體教師會上交流反饋。

結合階段性工作,張主任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講座《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優勢,構建有效課堂——公開課總結與反思》,於6月4日全體教師會上講析,使與會者有了較清晰的教學模式。會前把相關資料發至教師手中,人手一份,會後第二周每位教師均上交了學習心得文章。

在第15周,按綜理、綜文、語文、數學、英語的順序,逐組探討並議定各科課堂教學模式,根據學科的不同,新授課、複習指導課、試卷講評課等的模式各有不同,議後整理、下發,領導和教師人手一份,使得我校的課堂教學逐漸走向規範化。

每一次課例研討,每一次學習,每一次活動,都力爭紮實有效,步步為營。期間,學校與各教研組長、做課教師多方研討。面對學情,共同研究,使大多數教師先從意識上轉變了過去陳舊的觀念,能夠學習一步、進步一步、積累一步,最後達成共識,形成了有效、科學、規範的教學模式。

以地理、生物評優課為契機,從整個環節上,學校全方位指導、研討、完善,既鍛鍊了講課教師(兩名參賽教師分別獲縣特等獎、縣一等獎),又讓所有參與的相關教師有了切身的體會,積累了經驗。在期末時,多方溝通,安排參加縣“物理與網路整合課”,責成專任教師李耀生和專業教師陳文山提前準備,協同完成下學期的評優課任務。

二、教學常規工作是關鍵,加強過程管理,抓好落實

1.採取推門聽課、跟蹤聽課和教研活動聽課相結合的形式,從上課的第一天(3月2日)始,即開始聽課。本學期教務處聽課兼顧了各個學科、各個年級,張主任已經超過100節。後來又按楊校長倡導的方法,嘗試進行細緻評課,當場打分,當時簽字,及時溝通,共同提高。

2.按期檢查教學常規工作。一學期以來,進行四次檢查:期初各種計畫的檢查、第一月末在局檢查的基礎上的全面補查、第二月末的全面詳查。檢查的目的重在督促、完善、規範,尤其是第一月末吳局長帶隊的檢查,我校高度重視,及時進行了全體教師參與的全面分析,修定了相關要求,提出一階段工作中更加規範;並在一周后進行了全面的補查,重在看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