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初檢查工作總結

XX~XX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初檢查工作總結

一、教師隊伍現狀

1.自然情況:目前我市國中漢語教師共20名(含特崗教師),其中女教師20名;朝鮮族教師9名,占總數的45%;31~40歲之間共11名,占總數的55%;高級教師有3名,占總數的15%,一級教師共9名占總數的45%;本科學歷19名,占總數的95%;XX年以上學科教齡的有13名,占總數的65%;有4名教師兼職,均為鄉鎮教師,具體兼教導主任、政教主任、圖書管理、校醫;專業非對口的有3名,占總數的15%;教學能手1名、骨幹教師6名(省級1名,州級1名,市級4名)。綜上,漢語教師年齡結構、學科教齡結構、中堅力量結構比較合理。

2.業務素質:大部分教師工作態度端正,責任感較強,在確立新理念,實施新課程,構建高效課堂的教改實踐中基本與時俱進。廣大教師十分重視各種教改實踐,積極參與、積極探討;在實踐中積極向同行學習,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結構,最佳化教學手段,以增強教學效果。

①積極投入集體備課。在學年組備課組長的帶領下,全體漢語教師及時認真完成備課任務,並積極交流意見按時甚至超越形成研備導學案。

②大膽嘗試和突破教學難點。漢語教學中作文指導課和口語課一直是教學難點。這兩種課型雖然前幾年在國中漢語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形成有效教學模式,然而從年初高效課堂改革以來,這兩個板塊又成了教學難點。可是,龍井五中的劉紅軍老師、龍井中學聶欣欣老師等,能大膽嘗試和摸索新的路子,能在全市乃至全州公開交流,為形成可行的教學思路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③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在教研員的帶領下,部分老師從“十五”以來一直參與漢語課題研究,他們所任學年的漢語中考成績非常優秀,到“十二五”大部分教師參與學校各級課題,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提高理論素養,專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3.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情況而言,教學中堅恰恰不是骨幹或能手;教研組長在教改中不能很好地起模範帶頭作用;再就是高級職稱教師,常常以年齡大為藉口,美其名曰:研究是年輕人的專利,因此在備課、上課、教研等方面固步自封,不求發展,因此影響大局。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因龍井市不參與學院教學模式推廣研究,因此在全州“優秀教研組、學科帶頭人、教學競賽”等種種評選中受到人為的限制,抹殺教師發展的主動性。

二、課堂教學現狀

開學初,根據學科特點,把視角聚焦於高效課堂的“小組評價、導學案管理”以及“課前活動、課外抄寫”等方面,聽了xx中學和xx五中兩所學校10名教師的常態課,大體情況如下:

50%的教師目標管理比較到位;90%的老師堅持課前活動,其中30%的教師堅持市里統一要求的活動內容;龍井五中的老師們在課堂中很好地使用評價工具,有利地促進學生學習;大部分教師關注學生導學案完成情況及完成質量,特別是,五中的殷成梅老師在上課前給學生反饋導學案完成情況;劉xx老師將“導學案完成”列入課堂評價體系中;30%的老師隨堂利用多媒體來增強課堂效果。

值得欣賞的是xx五中的劉xx老師,雖然擔任初三教學,但是敢於嘗試難度係數較高的別人都不敢嘗試的口語交際高效課堂,而且各環節操作很到位,可以說上出了一節口語交際高效課堂示範課。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課前活動中“讀含生詞的句子”的認識不到位。漢語教材中課文篇幅長、難度大,在限定的課時內往往最重要的朗讀得不到很好地落實,進而影響文本解讀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分解教學難點,我市統一設定了課前朗讀句子活動。據檢查,除及少數教師,都在堅持此項活動,但是按照市里統一要求進行的還是少數。堅持讀這些句子,有利於識字;有利於理解詞語,有利於突破課文朗讀;有利於提高詞語運用能力;有利於培養語感。於是沒有理由不堅持,我們必須加強認識,學生手裡必須有一份本學期各課含生詞的句子的列印冊,只要到了漢語課,即便是教師沒進教室,學生也要進行全班齊讀或小組齊讀。建議全冊古詩積累內容一起列印成冊,適時朗讀;至於口語交際課和作文課,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安排相應內容。

2.導學案管理很差勁。不少課中雖然學生手裡都有一份導學案,但下課時,學生手裡導學案依然空空的或半空的為數不少。導學案,首先是學生學習思路圖;其次是集學習重點和難點,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學生導學案管理,首先保證完成;其次保證質量,必須有刪改增補記錄;而且教師上課時一定要手裡捧著導學案,在三查時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及時反饋。

3.高效課堂細節操作不到位。當群學時有不集中的學生採取什麼措施?當各小組代表板演時,在座學生應該做什麼?當一個小組集體展示時,聽展學生採取什麼坐勢?當展示者聲音很低時應採取什麼措施?當展示者的站勢或站位不當時應採取什麼措施?當聽展學生不便互動時應採取什麼措施?板演很不美觀?等等等等,看似細節,但每個細節涉及到養成習慣問題,一次兩次目過了,學生便自以為然;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強調和糾正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有利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