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階段總結報告

3、討論交流 他律變自律。

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時,一方面以課堂為主,講、練、談多方面結合。另一方面當學生行為出現偏差或者不良影響時,也要選取到課堂上來,及時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明白道理,認清問題,將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階段。

如二年級開學初,我在班上要求每人負責自己的座位周圍環境衛生,大部分孩子能做到。可是,我也常常發現有那么二、三個孩子的座位上明明有垃圾卻沒有清潔,一詢問,這些孩子還理直氣壯地說:“這是別人掉在我這裡的!”針對這個問題,我組織孩子們討論交流,在小夥伴的幫助下,這些孩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紅著臉把垃圾撿到垃圾桶。然後,我們開展“我是衛生小天使”的保潔活動,結果,孩子們漸漸養成了講衛生的好習慣。

如:三年級開始,有的孩子開始迷戀網路遊戲,星期六、日整日去遊戲機室打遊戲,甚至作業也不完成。針對這種苗頭,我們各班迅速展開活動。有的組織辯論會:“網路遊戲,好?不好?”有的開主題班會:“遠離網路遊戲,珍惜少年時光。”還有的觀看學校的專題小品《呼喚》。通過學生們的辯論、交流,孩子們對網路遊戲有所抵制,變他律為自律。

(三)、個別談話,因材施教。

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存在差距的。對於習慣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個別談話的方法,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了解學生的困難,幫助學生儘快形成好習慣。

如:小聰對做作業要“認真、及時、正確完成作業”這個要求總是達不到,他告訴我,很難做到。我根據具體情況,把這個目標化為三級具體的小目標,第一階段為認真完成作業,等他達到後,我請他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到第三階段為認真、及時、正確完成作業。這樣一來,呈階梯式上升,小聰踏著這一個個階梯,不斷進步。

(四)、家校聯繫,達成一致。

習慣的養成具有一致性的特點,因此,要取得實效,還要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教師精心策劃、準備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各班的教師把學校對孩子們行為習慣的要求一一告知,並講明為什麼提出這樣的習慣;講明怎樣遵守這些習慣……以取得家長的配合。有時,孩子的不良習慣是由於親職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教師要認真分析,並幫助家長運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

(五)、必要懲罰,糾正不良行為。

著名學者孫雲曉教授說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對個別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恰如其分的懲罰行為,也是一種行為訓練的方式。比如“做作業要工整的習慣”,有個別的學生通過教育仍然作業馬虎,字跡潦草。這時就要在進一步教育、講道理的基礎上,進行行為懲罰。如讓學生重做作業一次,甚至兩次,通過行為懲罰,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六)、翹起大拇指,賞識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國親職教育第一品牌——賞識教育揭示和證明了一條極其重要的教育規律: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周弘老師創立的賞識教育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在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時也十分重視運用賞識的方法去激勵學生。如:當看見學生放學後在班級圖書角靜靜地看書時,我往往會用十分興奮的語氣對他們說:“你真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你愛看書的習慣會讓你越來越聰明!”“老師真喜歡看你看書時的樣子!”又如: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把行為習慣的教育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分別進行評比。採用等級記分,星級評比。……

經常翹起自己的大拇指,賞識學生好的行為。特別是很多學生都做不好的時候,更是以賞識為主去激發、鞏固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六、教學效果

通過一年的實踐研究,我校低年段學生的行為習慣有了較大提高,低年段的教師也取得可喜進步。做人、做事、學習三大方面的行為習慣有了較大進步。

(1)在做人方面,突出愛心的評價。主要包括:有真愛,負責任,明理誠信,樂觀豁達。如:謙讓和睦,互助友愛,尊老愛幼,尊重他人,關心集體,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學會傾聽……

(2)在做事方面,側重規則意識的評價。主要包括遵守規則,做事有計畫,善於合作,毅力頑強,求新求異,追求效益。如:遵守課堂紀律,遵守學校制度,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團結協作,做事認真,不怕困難,注意安全,講究衛生,學會自理,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按時作息,遵守規則,敢於創新,追求卓越……

(3)在學習方面,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評價。主要包括基礎紮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如:按時作業,書寫工整,思維活躍,大膽創新,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合作交流……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有計畫、有組織地進行德育教育,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就會朝好的方面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