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導處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導處將根據教育局總體部署和學校新的要求,以“以教代研,以研促教,教研同步”為宗旨;以校本教研、課題實驗為抓手,紮實做好教科研常規工作;以“強化隊伍建設,夯實過程管理,細化學科研究,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教學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力爭取得新的突破。

二、工作重點

1、繼續抓好教學常規。抓嚴細節,抓實過程,形成辦學特色。

2、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科研型教師團隊,提高骨幹教師比重,努力實現在市縣範圍能承擔實驗教學或上示範課教師人數達到教工總數的50%。

3、打造有效課堂。加強校本研訓,推進“三環節教學模式”,承擔好縣有效教學實驗任務,做好市級課題的開題及研究工作,力爭出經驗、出成果。

4、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精細管理和課堂教學改革,高效率地提高教學質量,努力實現“350”教學目標,力爭各學科及各類競賽在全縣名列前茅,學生保學率在95%以上。

5、重視學前教育。開發課程資源、最佳化幼教師資,打造適合幼教發展的教育。

6、加強遠程教育的管理和套用,提高教師的電化教學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

1、加強教師的師德培訓

本學期將繼續加強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教師愛崗敬業、刻苦鑽研的精神,形成為人師表,樂於奉獻的職業道德,並融入日常教學當中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體現我校辦學特色,從而達到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2、抓實校本培訓、校本研修,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1)深入進行新課程理論及新課標學習,讓教師樹立新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行為,力爭在全縣新課程理論考試中,合格率為100%。

(2)實行月主題學習制度。根據當前教師的需求,由值月領導編輯月主題學習資料,向全體教師印發,進行學習研討。

(3)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成立骨幹教師工作室,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上好示範課及專題研討課;二是整理自身可借鑑性經驗進行交流;三是備好一堂精品課,作為外出交流儲備課;四是幫助教師整理精品案頭材料。

(4)完善骨幹教師培養制度。通過個人努力,同伴互助,名師引路,蹲點聽課,外培優先等措施,[蓮山課 件 ]加快推進骨幹教師培養進程,儘快實現縣級骨幹教師比例達到50%的目標。

(5)依託“校際聯合,名校引領”,請名校教師到校送課,指導教學,同時派部分教師到名校跟班學習。

(二)、規範教學環節

結合縣中國小有效教學實施方案,對照《xx縣有效教學常規基本要求》,形成富有目標性、導向性、規範性、可操作性較強的《綏德五小有效教學基本要求》,就計畫、備課、上課、作業、檢測、輔導、教研等方面進行明細要求,並嚴格對照實施。

(1)備課。每位學科教師制定祥實教學工作計畫,按要求提前一周備好每一節課。要認真分析教材,確立明確的教學目標、預習提綱、師生互動、知識梳理、課堂檢測等,要圍繞預習提綱設計,尤其要針對教學效果記好教學反思。

(2)上課。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要科學安排課堂,恰當套用現代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所有任課教師都必須依據《xx縣五小有效教學基本要求》上好每一節課,轉變教學方式,強化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時間能力,指導學生研究性、合作性、探究性學習,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時間和空間,創立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作業。教師要按作業的布置和批改的基本要求,認真布置和批改作業。把握好作業的質與量,引導學生完成探究性、實踐性、操作性作業,注重多樣化的、富於實效的作業檢查或批改方式,並注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a、作業設定。除體育、音樂、信息外,所有學科課程均設書面作業。鼓勵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重點自編作業習題,不完全依賴教科書,力爭做到堂堂清,嚴格控制學生課外作業量,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中高年級每天家庭作業不超過1小時。

b、作業批改。所有作業的批改均實行等級評價制。使用統一的批改符,批改符和等級的書寫要規範,作業本要整潔、齊全、規範。

數學:每天批閱。語文:一、二年級日批;三至六年級作文,每單元一篇,每篇批改一次,批改要認真,細緻,眉批、尾批相結合,評語要有針對性,要注意評語的字跡和格式。作文講評要指出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宗旨落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上。其他課程:美術、英語、綜合等均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