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國小學校工作計畫

----立足特色化發展

在開齊、開全、開好音、體、美、綜合、校本、計算機課程等課程的基礎上,加強課程研究,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套用研究工作,繼續做好舁上文化的宣傳和打造工作,同時,針對學校實際,把弘揚中華軟筆書法作為學校特色之一,積極開展各類書法教學和比賽。

----堅持主題性教育

以活動為主線,立足學校實際,積極組織開展以愛國教育、理想教育、責任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等為主題的校內外教育活動,創新活動載體,讓學生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接受鍛鍊和教育。

繼續落實“班幹部輪換制”等育人方法,繼續推進“人生夢想”設計,進一步深化“導師制”,開展班級問題研討,構建教師全員參與、協同管理的班級管理機制,逐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4.讓健康成為永恆

全力實施“學生體質健康工程”。要更加明確地將健康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把學生體質健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基本點和首要任務。

——以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為主要陣地,大力提高體育課程質量,確保學生人人掌握一種以上的健身方法並形成習慣。嚴格規範學校作息時間,推廣“快樂大課間”,確保學生每天不少於1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

學校要把師生的健康工作和體育鍛鍊納入工作計畫之中,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後,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體育鍛鍊,學校將為教師提供桌球、踢毽子、跳繩、羽毛球韻律操等活動設施和場地,為學生安排桌球、踢毽子、跳繩、羽毛球等活動項目,做到時間、地點、人員三到位。

——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嚴格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以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為契機,利用新校建設的契機,加快學校體育設施設備配套建設,改善學生體育活動條件。

——繼續做好國小生免費體檢。確保學生體檢率達到99%以上,建立健全國小生健康檔案。加強與衛生、醫療、疾控部門的協調,做好體檢後的分析跟蹤,建立和落實學生體質健康公告制度和學生體質健康干預制度,開展《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分析》項目研究,為學生制定運動處方,指導學生科學選擇鍛鍊項目、有效預防近視、沙眼、齲齒、肥胖等常見病。積極開展學生科學營養教育工作。健全和完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預警機制,切實搞好各類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繼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加強“親情工作室”建設和強化教師技能培訓為抓手,經常性地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心理諮詢和輔導,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關注全體學生,關注問題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 讓習慣點滴養成

以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生活習慣為根本目標,圍繞《中國小生守則》和《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著力抓好“十大習慣”的培養,即文明禮儀習慣、誠實守信習慣、自主學習習慣(特別是自主預習習慣)、閱讀習慣、寫作習慣、健體習慣、衛生習慣、熱愛勞動習慣、勤儉節約習慣和遵守規則習慣。各學校要結合學校實際,細化要求,堅持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從每一個學生抓起,落實到每天的教育活動之中,一以貫之。

6.讓藝術紮根心靈

繼續做好藝術教育、科技教育。全面加強學校藝術課程體系建設,提高藝術課程質量;開展“樂器進教室”工作, 70%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一種樂器;以 “六一”藝術周和十月份藝術教育月活動為契機,突出藝術的全員性和大眾性,確保每一個學生掌握一種以上的藝術表現方法,提高廣大師生的藝術修養。

三、注重專業發展,打造優質隊伍

1. “三思”精神重成長

為了打造優質隊伍,我校提出了“三思”精神。 “三思”就是指“大思想”、“新思路”、“深思考”。大思想,就是 “成就自我”的遠大理想,要求廣大教師要樹立雄心壯志,成就自我,有把自己錘鍊成為區、市級名師; “新思路”就是 “創新亮點”。指在課堂改革中,要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新方法,因此要不斷研究新課模,運用新課模,細緻分析教與學的關係,善於學習,勤于思考,尤其在藝術滲透上下功夫,要創新教法,創新學法,挖掘自己的潛力,創出自己的特色,創出自己的亮點,真正打造出我校倡導的興趣課堂、效率課堂和人文課堂。深思考是 “勤於反思”,就是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要反思中體驗,在體驗中反思,要及時的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要及時的反思自己的不足,由這一系列的得與失,引發我們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