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科組教研工作計畫

2、參加廣東省的課內美文誦讀大賽。我校已經上報郭雅琴老師參加。時間很緊,第四周四參加區的初賽,選出6名老師參加市的比賽,要求課內散文,詩歌故事,可以配樂、背景,不能配舞,以朗誦為主,收費每人250元,國小語文教科書中自選和抽選,(區的方案由楊道新和肖天旭定。)(三)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1、備課是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地備教材,備學生,並要帶教案進課堂,尤其是新老師,更要注意備課的模式,還要謙虛請教有經驗的老師。為了年輕的老師能儘快成長起來,我校還實行了師徒結對子活動,做好及時跟蹤,全面了解。同時我校還會聘請區教研室教研人員到我校指導青年老師。2、檢查教師教案和作業批改情況。加強對教學全過程的指導和管理是促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備、教、批、輔、考、評”等常規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本學年,按區和學校的要求,定期檢查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況,檢查教師備課、輔導及作業批改等情況,強化作業布置、批改、以及學生書寫格式規範化的管理。全體語文教師集體行動起來抓學生寫字。要從學生握筆的姿勢入手,強化寫字的基本要求,各年級都要開展臨摹,根據新課程要求一、二年級寫鉛筆字,三至六年級寫鋼筆字,本學期各班進行的寫字比賽。統一單元測驗的時間、改卷要求、及時上報成績。 3、區要求建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每位教師要清楚地知道教材中的知識點、重難點及教學目標。做到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建構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習型課堂。為落實市教研人員王亞芸老師提出的“211工程”,從本學期開始,在精讀課文的第二課時,我們增加了“一課一練”的內容。這個內容可以是對本節課的回顧及反思,也是學生學習之後的檢驗與評價,促進教師教學反思。4、重視集備。(每雙周進行)集體備課是同伴互助的一種重要形式,備課組定計畫、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定主題,由主備人中心發言認真填寫備課記錄。每次集體備課要保證人人有準備的參與,人人有重點的發言和討論,並結合本學期教師公開課來開展,保證教師的研討課首先做到年級進行集備然後在上課的模式,同時注重在集備中探討日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疑惑,力求使每一次活動都能成為老師們教學智慧的碰撞。5、抓網路教研。進一步培養教師的網路意識,充分利用網路,探討熱點話題、研究難點問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各年級語文老師要積極參與網上學習交流。一學期各年級老師要按要求參加一到兩次區片組織的網路教研活動。每位教師在“天河部落” 開通自己的部落格,積極上傳文章交流。6、落實師徒結隊工程。組織開展互幫互學、以老帶新等辦法儘快幫助青年教師成長起來。年輕教師應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請教,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學實踐水平。科組教師應互相關心、幫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多交流合作,積極服從、不打折扣,認真完成學校的各項工作任務,形成融洽、合作、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四、每周活動安排(凡是雙周定為集體備課時間,有特殊情況另行處理。) 周次(日期) 工作內容 第一周(9、1—9、6)聽教材分析,擬定教學計畫第二周(9.7—9.13)1、聽區的語文科組計畫,與領導商量大型的科組活動2、三年級老師到市聽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講座第三周(9.14—9.20)1、討論本學期的科組計畫內容  2、網路教研3、六年級語文能力競賽報名,並開始培訓優秀學生。第四周(9.21—9.27)1集體備課 (並上報級組人員上課時間。)2、郭雅琴參加區的課內美文誦讀初賽第五周(9.28—10.3)1、請曾麗君特級老師到校指導。(提早2天放假)第六周(10.5—10.11)集體備課(黃金周放假)第七周(10.12—10.18)1、校內青年教師基本功初賽2、檢查備課情況。第八周(10.19—10.25)1、我校參加區的誦讀中華經典美文表演初賽2、青年基本功區初賽  3、集體備課。第九周(10.2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