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處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務處以xx市教育局工作計畫和xx教育學區教學工作計畫為指導,圍繞教學質量提升這一主線,進一步發揮教務處的指導、服務職能,增強為全校師生服務的意識,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不斷更新思路,改進工作方式,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加大課程改革力度,通過加強教學視導、質量監測和質量分析的研究,力爭XX年中考多面突破,真正辦林溪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思路

立足常規  關注課堂  強化管理 提升質量

三、工作目標

1.文化科均分及格率達85%,優秀率達30%,合格率達70%,低分控度在1.5%以下,鞏固率達100%。

2.音、美合格率達95%以上,體育合格率達100%以上,優秀率達30%以上,綜合實踐活動合格率達95%以上,優秀率達30%以上,實驗開出率100%,圖書流通率達50%以上。

3.XX年中考:在確保瑞中報送1名的基礎上力爭考入瑞中1名。二類重點學校力爭考入3-4名,普通高中力爭考入15名左右。

4.擴大七、八年級優等生的人數,七年級力爭1名學生考入學區前10,2-3名考入學區前30名;八年級力爭1名學生考入學區前10,2-3名考入學區前30名。個別薄弱學科的均分名次進入全區中上游。

5.國小低年級段要發揚我校的傳統,力爭各學科成績名列學區前茅,實現本學期觸底反彈;高級段也要強勢走入,力爭有所突破。

四、工作要點及措施

1.加強教學工作常規管理。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也是教務的主要工作。學校只有嚴格常規管理,才能保證教學工作有序運行,才能保證教學活動按規律辦事,才能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1)按照國家和地方規定的課程計畫,開齊開足各類課程,尤其是七、八年級的歷史與社會、思品學科從本學期開始實行閉卷考試,計入總分,要求教師精心備課,盡職盡責上課。

(2)七年級要著重抓學生的學習常規,杜絕抄作業現象;八年級要重抓學科平衡,預防學生兩極分化。

(3)國小段要著重抓學生的養成習慣,杜絕上學遲到、早退、抄作業等現象。

(4)嚴肅課堂教學常規管理,杜絕上課遲到、早退、曠課 、接打手機以及只顧自己上課不管學生聽與不聽的現象,嚴禁將學生趕出課堂,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本學期教務處、行政人員每天巡視全校課堂不少於兩次,並加強早、中課前的巡查。

(5)定期進行教學工作檢查,教研組長要配合教務處每月檢查教師備課、聽課和學生作業的批改,做出評估,形成反饋報告,利用教師會進行公示,在此基礎之上,還要不定期地再抽查個別年級或個別學科的教學工作。定時進行教學質量監控,做好學生評教和教師互評工作,並及時與教師交換意見,促使教師每一次教學質量監控後教學能力有所長進。

(6)堅持每日一課和推門聽課制度。大力開展校內公開課、示範課和推門聽課活動。校內公開課和示範課是一種學習、研討,推門聽課是為了有目的地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杜絕無教案上課和上課的隨意性,確保課堂的有效性和效益。每個教師聽課節數務必符合學校規定的節數,行政人員的聽課節數要多於教師的聽課節數。

(7)學校行政人員要深入教學第一線聽課。做到“四觀察”。一是觀察教學方式;二是觀察課堂氛圍,教師有沒有留足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時間;三是觀察學生的狀態,學生有多大比例多長時間進入學習狀態的,這種狀態是投入的、專注的、積極的、主動的,還是精力分散的、學習被動的。四是觀察學生當堂學習目標的達成度。還有做好聽課後的交流。

2.認真組織考試和質量監控。依據市教育局、學區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業質量監測工作的實施意見,本學期我校的質量監測工作安排如下:

(1)七、八年級組織四次質量監測,二次月監測、一次期中監測、一次期末監測,做好優等生的質量監控、跟蹤,保證優等生的量與質都有提高。

(2)九年級組織四次質量監測,即一次期中監測、二次月監測、一次xx市適應性考試,做好質量分析工作。

(3)配合市組織好九年級英語口語、聽力考試、體育中考、文化中考工作。

(4)做好國小畢業班質量檢測工作,迎接市、學區檢測。

(5)做好國小非畢業班質量檢測工作,迎接學區檢測。

3.加強畢業班教學管理工作。九年級畢業班是學校的視窗,只有做好畢業班的各項工作,才能確保在XX年中考中打一個翻身仗。

(1)及時召開九年級教學工作會議,分析現狀,找出問題,明確重點,確立目標,制定和落實工作措施,特別是培優方案。將培優目標分解到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科,每一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