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學年度下學期國小校工作計畫

7、開展教學大賽,促進教師成長。

本學期開展第二屆”生態杯”教學大賽。條件若允許,教師上課時,要儘可能地使用電化教學。

(二)、強化常規管理,保證教學工作規範正常的運行。

(1)嚴格執行"三表"①嚴格按課表上課,不得隨意調課(原則上不允許串代課,如有需要必須經學校同意,認真填寫串代課記錄,學校將每天抽查2次)。每月在教學總結會上要公布上月的串代課情況。

②嚴格執行上課制度,按時到達課堂,不得拖堂,教導處將加大檢查力度。

③按體育活動總表安排組織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不少於1小時室外活動總量。

(2)嚴格執行"六認真"

①備課 

堅決杜絕不備課上課現象,年輕教師備詳案,詳案的標準是: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具準備、教學時間、教學過程(有導入語、過度語、總結語)、作業設計、板書設計、二次備課、有教後反思等。作文按篇備課。提倡電子備課,豐富網路教研的研究內容。為了切實減輕教師們的備課負擔,學校將在學期末把電子版的備課整理、編輯成冊。當明年再備課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在我校自行編輯的《教案》上寫二次備課,其他的項目將不在重複填寫;

為了避免某些教師出現“課案不符”的現象,在今後的教學中,各位教師上課的時候必須要帶教案,以備聽課的時候檢查。

②上課 課堂上語言要精煉、規範,知識準確。上課期間做到"六不",不坐著上課、不吸菸、不接待客人、不接電話、不拖堂、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

③作業 算草、生字、作文、英語等要按要求詳批詳改。作業量要適中, 家庭作業要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教研組每月將進行抽查,教導處每月檢查。

一至五學年的數學、語文已經全部利用了自己編寫的特色作業;英語的部分年級也已經開始試用。要求使用特色作業的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基礎、掌握情況和教學教學進度編寫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作業,絕對不能為了完成編寫任務,而單純的網上下載或從練習冊上抄襲。同時,各學年組除了編寫每日的作業外,還要編寫單元測試、月考卷。

在使用特色作業的時候,各位教師要認真進行首次批改,二次批改;在實驗學年,實驗教師要認真對待學生的“學案”。每天早晨學生到校時要及時將“學案”收上來檢查或抽查,以及時調整自己的教案,已利教學。

④輔導 杜絕罰做作業現象,建立學困生檔案,做好補習工作,要防補結合,課內補課外補結合,本學期要加強對學生書寫的要求。⑤考核 語文、數學、英語進行月考,做到課課清,段段清。⑥總結 對測試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總結,各學科要切實做好此項工作,及時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優缺點,提出今後改進的措施。

3、抓好兩頭,促進各年級均衡發展。

作為起始年級的一年級,我們要高度重視。從發展的角度講,有好多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需要在一年級培養,一旦打好良好的基礎,學生將終身收益,教師將一勞多獲。畢業年級,我們更不能忽視。繼續實施分層次輔導的“天梯工程”。本學期的分層次輔導除了要抓好a、b班的教學外,還要重點關注c班的教學,儘可能的消除或減少待達標的人數。在密切關注一年級和五年級"兩頭"的同時,我們將帶動其他年級共同努力,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控制輟學率,確保學額穩中有升。

5、開展綜合性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學期要繼續利用好學生的素質評價手冊——花開時分。嚴格利用它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多元化評價,開展自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重視評價的發展性。並且利用好已經建立的學生成長記錄袋,及時將學生的各種成績、進步表現裝入袋中。

6、加強教學監控,確保課堂教學有校性。教學領導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聽課後及時交流評價、指導。每次聽課後要檢查教師教案,每月進行總結。

7、本學期教學將進行“量化考核”,一會兒,將宣布我校的“量化考核”方案。

三、抓好學校特色工作,挖掘校內資源。

1、為開發我校的辦學特色,提升學生藝術修養,培養學生藝術才能,挖掘教師藝術潛能,本學期繼續開設校本課程:課本劇及葫蘆絲吹奏。校本課程的教材已經在全體語文教師的努力下編輯完成並以下發給學生。各位負責校本課程教學的教師一定要切實利用好《多彩人生》這本課本劇教材。每月必須排練完成一個成形的課本劇,一學期要進行一次評比。同時,各位語文教師要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編寫《多彩人生》下冊。這次的編寫要求會更高,數量可能會增加。具體要求,教導處將會召集有關教師專門開會研究。

2、本學期將利用大課間和體育課的時間,繼續開展我校的特色“跳繩”活動。

3、為了讓家長及社會了解我校,本學期將在5月份舉行課堂教學“開放日”活動,家長可以任意進入教室聽老師的課。屆時所有特色班如舞蹈、書法、繪畫、英語、課本劇、葫蘆絲都要進行展示,希望各個任課教師提前做好準備,以向家長展示。

四、抓好科研和教研工作,提高研究水平。

“以研促教,以研興校” 是每一所學校富有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本學期,我校將結合教學熱點問題申報課題《生命化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每位教師圍繞學校申報的課題確定子課題,根據自己的子課題認真實驗、積累、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