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總結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科組繼續以“xx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試點學校工作方案”為依據,始終把課程作為學校辦學特色來抓落實,堅持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與學校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相結合,與學校課程的研究性學習相結合,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生的發展相結合,走“開發社區文化資源之路”,大力發揚科組的團隊精神,努力創建品牌科組,凸顯我校的辦學特色,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化”發展。

一、科研促動,打造學校辦學特色

教育科研引領學科教研,教育科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校堅持以課題研究為抓手,紮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利用社區資源,深入開發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XX年11月5日上午, 我校承擔的廣州市xx區“十一五”規劃課題面上一般課題“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開發xx社區文化資源的研究”結題報告會隆重舉行,並以“特優”的好成績順利結題。此課題自XX學年開始實施,課題組開展了紮實而有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出版了專著《利用地域文化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7篇論文刊登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編寫出版了xx文化校本教材——《探尋xx文化之旅》;建成了意義重大的創新之作——xx文化博物館。課題推動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和發展,學校先後成功舉辦了廣州市課程資源開發研討現場會和全國第八次綜合實踐活動參觀考察現場會,綜合實踐活動已成為學校鮮明的文化特色。學校辦學成績不斷湧現,並產生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歷經三年的課題終於成功結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校對綜合實踐活動探索的結束,11月25日,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培訓在我校隆重舉行。廣州市教研室理論科鄒立波科長對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面上課題“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子課題(第一批)負責人以及市教研會常務理事及國小、國中、高中中心組組長、副組長進行了教學指導能力培訓及特約教研員工作研討。我校潘國洪校長承擔的廣州市第15屆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課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與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研究”及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面上課題“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科組建設研究”進行了開題。兩個課題的選題、研究目標以及研究路線等都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肯定,專家們針對課題內容提出很好的建議,為課題的研究開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校將不斷深化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致力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斷豐富和積累成果,創造新的佳績,不斷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邁上新台階!

二、骨幹教師帶動,打造品牌科組

一個優秀的科組是培育人的好場所,是教師成長的沃土,要打造品牌科組,必須從培養教學骨幹開始。本學期,我校積極搭建成長平台培養學科的骨幹教師,讓積極進取的教師脫穎而出,使他們成為享有較高威信的學科帶頭人,黃少燕、蘇映錚、吳小敏等老師逐漸成熟,成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科帶頭人。潘國洪校長被聘任為廣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特約教研員,不僅組織和領導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實施,還親自任教綜合實踐活動,率先垂範,親自上校內示範公開課,從理論和實踐上指導老師們開展研究活動。

學校以課題牽動,鼓勵骨幹教師積極進行有關綜合實踐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組織骨幹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外出參觀學習。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又作為龍頭帶動同年級或同學科其他老師,讓老師知道每個階段該乾什麼,應注意什麼,老師在其中如何扮演角色等,不少老師很快進入了角色,取得一定的成果。

作為廣州市中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學領域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試點學校,我們在幾年的摸索中,逐漸從課程實施常態化走向有效化發展道路。在“摸石過河”的日子裡,得到了來自省、市教研室、區教研室領導的大力支持,為我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和方法。XX年9月28日,我校成功舉辦“全國課程改革實驗區綜合實踐活動第八次研討會參觀考察現場會”。潘國洪校長作了題為“以綜合實踐活動為突破口,促進學校快速發展”經驗報告,向全國同行們分享了我校近三年來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做的工作、特色和成果。四位年輕的教師分別展示了四節精彩紛呈的研討課,分別是李瑋蘭老師的資源加工課——《尋訪xx名人》,黃少燕老師的選題課——《走近xx大橋》,林舒婷老師的方法指導課——《如何設計調查問卷》,蘇映錚老師的中期匯報課——《珠江新城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活動成果得到了省教研室黃春青主任、區領導及來自全國各地蒞臨觀摩的兩百餘名同行的好評和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