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基地學校工作總結

2.隨堂聽課,學會審視,向最真處看。

有人說,有人做了十年的教師,等於做了一年的教師;有人做了一年的教師,卻像做了十年的教師。之所以有如此差別,其根源就在於你怎樣做教師。善於反思是科研型教師的本質特徵,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提煉教師自身的生命智慧,是我們英語教研組永恆的要求和必然。我們隨堂聽課,在反思中審視課堂,直面英語教學的最真本質。

我們的聽課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各級賽課的集體磨課;二是日常教學中的“推門聽課”。在兩者之間,教研組更注重後者。如今,“推門課”已成為英語教學管理的一種常態,每周行政組全體成員,都要聽取一到兩節的“英語推門課”。教齡不滿三年的教師為必聽對象,對其教學質量有質疑的教師是重點對象,其他教師為隨機對象。聽課後隨即展開評議,並結合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作業設定與批改等情況,審視教師的課堂結構和組織能力,看英語教學的最真之處。

為加大聽課的頻度,我們還聯合英語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進行“走課”,就是不聽完全程,只聽取課堂的某個片段。走課時,我們往往會走入一個教室,駐足聽那么七、八分鐘。在走課中,欣賞一些精彩的瞬間,推廣一些成功的做法,同時也捕捉一些細微的問題,及時督促執教者改進。

3.建資源庫,學會共享,向最廣處看。

我校的許多教室安裝了電子白板,這為我們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充分發揮這些先進的電子教學設備的作用,我們利用寒暑假,對全體英語老師分配作業布置,先廣泛查找、搜尋資料,然後深鑽教材、集體研討,形成為備課組共同認可的教學設計,接著分工製作ppt或者flash,並將課件上傳到學校網站中的英語教學中心,形成英語教學資源庫。教研組同時將近幾年參加過賽課活動或執教過公開課的教師教案、課件等資料充實進教學資源庫,方便大家共享。

近幾年來,我校先後送出多名教師赴澳大利亞、英國進修學習。我們學科基地緊緊抓住這一機會,讓海內外交相互動,共享培訓資源。首先,學校要求出國學習的老師在自己的教育部落格上及時上傳進修學習的見聞、感想及照片,提供第一手的學習材料;其次,要求全體英語教師及時瀏覽其部落格內容,採用發貼回復、qq對話等方式與該老師進行交流;三是結合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組織英語教師交流參與網上學習、研討的體會。這些出國的教師回來之後,都會及時開設講座,與所有英語教師詳細講解國內外教學差異及學習心得等,通過這一系列學習與交流,使得學習成果得以及時傳遞,培訓資源獲得共享;教師們也想得更深、看得更廣。

在以上綠色合作團隊的理念支配下,我們營造了有利於教師健康成長的生態環境,拓寬了教師的英語視界,喚醒了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力;教師的生命活力不斷得到激發,生命的精彩日益得以綻放,近幾年來,英語老師們躊躇滿志,先後獲得了以下榮譽稱號或教學大獎:首屆全國中國小外語教師教學能手、首屆全國中國小外語教師名師1名;全國英語教師基本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1名;江蘇省英語教師基本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2名;江蘇省英語教師基本技能大賽二等獎獲得者1名;江蘇省國小英語骨幹教師培訓班優秀學員5名;南通市英語優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4名;南通市英語教師基本技能大賽一等獎獲得者5名;南通市第二梯隊名師培養對象1名;通州區骨幹教師2名;通州區英語優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10名。

三、搭建多維成長平台,促進學生的立體成長。

給點陽光他就燦爛,這大概是每個孩子的共性。孩子的生命張力只有釋放出來,才能更好地促進生命個體的成長;生命化的校園,就是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孩子放飛智慧的樂園。基於學生真性成長,搭建多維成長平台,是英語學科基地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教研組不遺餘力地為學生創設成長的舞台,給學生拔節的空間。

我們開設英語櫥窗,刊登學生的優秀英語作文、學生舉行英語活動的照片、英語諺語摘抄等,讓學生隨時都能欣賞到優秀的作品。每周二的中午開設英語廣播,由學生播放一些英語歌曲、英語卡通片;播報一些簡短的校內新聞、中西方文化知識、介紹學校英語之星等。組織得最棒的是英語角活動。英語角活動的宗旨是使更多的學生“想說英語,敢說英語,會說英語”。活動精選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又比較簡單的內容,如:colours,friend, fruits, clothes, party, festivals, seasons 等題材,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即可室內也可戶外,主要是分組進行,力爭使每位參加活動的學生都能做到“just speak it out!”。他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唱就唱,不怕錯誤,更不怕被人笑話。在寬鬆開放的氛圍中訓練了口語,擁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激發了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了說英語、促交流的熱情。真正讓學生“學中用、用中學,學以致用”,更好地體現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