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第一學期教科處工作總結

本學期,教科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自主發展”為宗旨,以課題研究、課程改革、教師培養為抓手,進一步落實教育科研的民眾性、示範性和實驗性,力求實現三個服務:即為學校發展服務、為教師成長服務、為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服務,為學校事業發展實現新跨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將本學期教科處主要工作總結如下,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1、圓滿組織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立項課題以及蘇州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多方位加強普通中學美育的實驗研究”的結題工作

組織“傳是文集”第三輯的編撰、修改、統稿、定稿及印刷、出版工作。這是“多方位加強普通中學美育的實驗研究”課題的成果總結和彙編,包括由陸琪、洪敏主編的課題研究論文集,由姜紅珍、徐永琴、朱小英主編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由俞菊明、殷金方主編的“美苑擷英”,由徐俊良、郁杏春、黃梅玲主編的“昆中植物志”,由宗甄、魯德俊主編的“崑山禮讚”,由徐俊良主編的“三賢詩文精編選讀”,由王積慶、洪敏主編的“美苑漫步”(後三者屬於校本讀物,將在今後的使用中進一步修訂)。

完成“多方位加強普通中學美育的實驗研究”的工作報告結題報告,完成江蘇省和蘇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成果鑑定申請表”,完成江蘇省和蘇州市“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成果鑑定書”。

收集、整理有關的課題研究資料,並承擔成果鑑定會的籌備、組織工作。

XX年1月4日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組成專家鑑定組對課題進行了鑑定。鑑定組由國家督學、原省教科所所長成尚榮擔任組長,成員包括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主任助理蔡守龍、崑山市教科室主任周強、副主任楊惠玉等。在成果鑑定會上,專家們聽取了課題負責人陸琪、宗甄作的關於課題研究的工作報告和結題報告,查看了課題研究的資料和成果,與課題組主要成員進行了互動交流。

鑑定組認為,該課題在“八五”、“九五”兩輪研究的基礎上,“十五”期間,著重從人格心靈美、教學藝術美、教育環境美三個方面進一步開展研究,課題研究的方案科學、思路清晰、過程紮實、方法有效,內容充實。通過五年的研究,該校師生的道德水準、精神風貌、心理素質日益提高,學生髮現美、鑑賞美、創造美的熱情和能力不斷增強,教師對教學藝術美的追求正在成為自覺的行為,校園物質環境、人文環境、整體形象得到進一步改善和提升,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通過提煉和總結,課題組還形成了論文集、案例集、校本讀物、學生作品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成果。總之,該校通過“美育”課題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師生素質、辦學效益和辦學品位的提高,並在美育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具有一定推廣價值的成果。鑑定組一致同意該課題結題。同時希望課題組對美育的理論和實踐作出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取得更加積極的成果。

成尚榮組長還對課題組提供的成果彙編材料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課題組對研究成果的總結內容全面、材料豐富、精彩紛呈、美不勝收。崑山市電大、職業一中、進修學校、震川中學、一中、陸家中學、錦溪中學等兄弟學校的教科主任也對我校“美育”課題的研究及其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成功組織、主持了高一年級課程改革階段性研討活動

根據學校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教科處(教務處配合)認真籌劃和組織了此次研討:在書面通知中要求教師高度重視、積極準備並向他們提供了研討議題,對高一全體任課教師和部分學生開展了有關的問卷調查。這有助於引導教師較為系統地思考課改的理論和實踐,為研討的順利舉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次研討活動分文(語、英、政、歷、地)、理(數、物、化、生)兩組分別舉行。11月20日下午,理科組老師放棄休息時間,參加了研討。11月24日下午,文科組老師開展研討,蘇州市教育督導組專家到會,並給予了好評。

研討活動由教科處主任洪敏主持,校領導陸琪、俞菊明、教務處主任周雪龍參加了研討活動。研討活動主要有兩個議程:各備課組組長介紹本學科在課改中的做法、成效、問題、困難、要求以及建議;與會者圍繞課程改革的理念、實施等發表各自的看法。

在研討中,大家一致認為,此次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標是科學的,如能持之以恆,必將對學生和教師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因而,儘管考試評價制度尚未根本改變、升學競爭壓力日益加劇,但各備課組和老師們仍然做出了可貴的思考和嘗試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們表示,即使生存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過去的考試評價制度的夾縫裡,也要堅持戴著鐐銬跳舞,學會“兩條腿”走路,將著眼於學生眼前利益與著眼於學生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成為推動課程改革的馬前卒。同時,大家也直言不諱地談到了教學中面臨的困惑和困難,如考試評價制度改革滯後,教材內容與課時安排存在著矛盾,課程資源開發不盡合理,教師和學生的某些素質難以適應課改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