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招生工作總結

2011年,我縣各級各類學校招生考試工作按照“依法治招、依法治考”的原則,切實落實“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教育”要求,在省、市招辦的精心指導下,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圍繞全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任務,深化改革、強化管理、最佳化服務,各項招生考試工作規範有序、科學高效、安全順利進行,圓滿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招生計畫執行情況

2011年,全縣國小計畫招生3720人,實際招生3756人,入學率100 %;國中計畫招生3938 人,實際招生3907人,入學率100%;普通高中計畫招生800人(公費生),實際招生1300人(縣內考生1294人,縣外考生6人);民族職中計畫招生400 人,實際招生368人(含非中考考生)。

2、各類考試情況

——高校招生:普高類報名970人(文史類351人、文科藝術類22人、文科體育類13人、理工類565人、理科藝術類10人、理科體育類9人),實考969人,上線848人(一本78人、二本214人、三本188人、一專97人、二專271人),上線率87.51%;共錄取699人(本科346人、專科322人、預科17人、中專14人),錄取率72.14 %;其中少數族考生報名272人,實考271人,上線229人,錄取192人,錄取率70.85%。高職類考生報名178人,實考178人,上線76 人,上線率42.70 %,錄取72人,錄取率40.45%。聯考成績呈現一高一增特點,一是重點上線人數創造歷史新高,二是上線率在報名人數增加的基礎上實現了穩步增加。

——高中(中專)招生:報名2943人,實考2937人,總分平均分471.82分,總分及格2017人,總分及格率68.68 %,錄取普通高中1512人、職業學校787人(職業學校錄取以省招考網信息為準),共錄取2299人,其中縣外學校錄取918人、縣內學校錄取1381人,錄取率78.28%。其中少數民族考生報名954 人,實考952人,錄取普高469人、職業學校 264人,共錄取733人,錄取率 77. 00 %。總分及格率較XX年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國中招生:報名3890人,實考3864人,平均分159.74分,總分及格3462人,總分及格率88.99%,其中總分a等級率49.04%、b等級率32.66%、c等級率15.27%、d等級率3.03%,共錄取3907人,錄取率100%。少數民族考生報名1419人,實考1406人,錄取1436 人,錄取率100 %。

——高中會考:組織高中一、二、三年級13科會考11136 科次,辦發高中畢業證書881個,2011屆普通高中畢業率 95.04 %。

——自學考試:組織第54次、第55次自學考試797科次,辦發自學考試本專科證書31個。

二、主要工作

㈠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揮招生考試的正導向作用

2011年是我縣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建設教育強市》取得顯著突破之年。一年來,全縣招生考試工作緊緊圍繞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體現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招生政策的巨觀性、導向性,積極發揮招生考試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正導向作用。

一是體現縣委、縣政府加快學前幼兒教育發展的要求,首次把學前幼兒教育納入全縣招生規劃。明確提出“各鄉鎮要科學規劃,多形式、多渠道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興辦民辦幼稚園,要在辦學場地、師資、生源方面給予大力的扶持”的政策導向,全縣城鄉學前幼兒教育招生規範有序。

二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政策理念。明確規定“國小階段各鄉鎮可以打破行政區劃界限,以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為原則,滿足人民民眾教育需求”。

三是積極緩解城區國小招生矛盾,努力滿足人民民眾教育需求。明確規定“鹿阜國小、民族國小原則上按既定的招生範圍招生。凡屬兩校既定片區的招生生源但因學校辦學規模限制,難以滿足就近入學需求的學生,按照就近或相對就近的原則分配到紫玉國小、石林實驗學校就讀,保證每一位適齡少年兒童都有一個接受教育的公費學位”。同時,民族國小積極挖掘潛力增容擴量,滿足片區子女就學需求。全縣無民眾上訪投訴事件發生。有效地緩解了多年來困擾城區國小招生的矛盾。

四是突出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明確提出“我縣職業教育要按照《昆明市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要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改革,拓展專業,擴大規模,提升質量,落實市列重點項目工作要求。要圍繞全縣高中階段發展目標,結合‘兩後雙百’工程要求,結合搬遷新建工作要求,積極創新招生方式和辦法,促進我縣職業教育大發展”。在職高招生工作中,縣招辦按照全省統一的網上錄取管理要求,及時、有效指導縣民族職業中學做好中考考生和未參加中考考生的錄取業務管理工作。縣民族職業中學網上錄取學生368人,其中參加中考考生218人,未參加中考考生150人。

五是全縣統一取消“3+1”班招生,明確規定初級學校不準招收國中補習班或任何插班補習。這一政策的出台最佳化了教育發展環境,強化了義務教育均衡機制,促進了高中階段教育的招生。

六是按照有利於體現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有利於中國小課程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減輕學生過重負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有利於我縣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要求,繼續深化中國小招生評價改革,積極穩妥實施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素質教育的實施。

七是挖掘潛力擴大普通高中公費生計畫,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2011年全縣普高公費生計畫招生800人,比XX年年擴招了2個班100人。

八是及時有效調整,圓滿完成縣城教育資源調整後的招生任務。今年為解決教育改革發展中存在困難和問題,全縣出台了《整合最佳化縣城教育資源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的出台,為最佳化縣教育資源,理順普通高中辦學體制和機制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同時,由於《實施意見》晚於招生政策出台,相關的招生工作也要作相應的調整。根據《實施意見》要求,及時對實驗學校、鹿阜中學的招生進行調整,做實做細錄取管理工作,確保整合重組後的石林鹿阜中學平穩招生。同時加強縣內普高招生管理,強化錄取審核,在大的政策調整變化後,普通高中招生平穩順利。再次,通過採取國小一年級入學招生數據審核備案制度,國中招生實行統一生源數據管理、統一錄取實施、統一列印錄取通知書“三個統一”措施,強化招生執法監管,有效地規範了招生行為。各級各類學校招生錄取平穩有序組織實施,為我縣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