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兩會學習交流活動心得體會5篇

在我看來,今年的兩會與去年不同,如果說去年的兩會承載的是2011年和2011年兩年的內容,那么今年的兩會所承載的卻是接下來10年的內容,既總結十一五的中國經驗,又展望未來五年共和國的發展藍圖,可以說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繼往開來的兩會。就像XX年我們還在談商品房,而現在我們說的是要實現的是一千萬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就像XX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世界排名第四,但現在我們排名世界第二;就像XX年一個農民的年收入是3587元,但是去年我國農民的年收入達到了5919……五年來,中國正在以令人難以想像的經濟速度飛速創造著一個令世界經濟刮目相看的中國經濟成就。

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無比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因為這是只屬於我們的成就。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忘記一些最基本的數據:中國的人均gdp只相當於美國的1/8,歐洲的1/9,原因在於人口眾多。我認為我們不能只看到那些增長的數字,更應該注重數字背後的事實,中國還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口,人們的生活水平仍然亟需提高。

現在即使還是學生的我們也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些困擾著每個老百姓的問題:住房難、就業難、看病貴、收入差距大、腐敗……現在的物價飛漲、幾天前的搶鹽事件,那些近在身邊的恐慌、抱怨就這樣出現在眼前,令人詫異,也引人思考。

我注意到在中國各級地方政府的兩會報告和“十二五”規劃中顯示,提升居民幸福指數似乎成了各級政府未來五年執政的重中之重。讓gdp減速,幸福提速,更加注重民眾的幸福感,我想在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進步。但在我看來現在的中國距離“幸福中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什麼是幸福,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理解,但是我的理解是:幸福就是簡單,就是相信,就是快樂!每個孩子都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丟失屬於自己的“藝術氣息”,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丟失學習的興趣,是每一個政府官員都可以在為官的過程中不丟失“為人民服務”的初衷,是每個工人農民都可以在工作中不丟失對於工作的熱愛,是每個老百姓都可以在生活中永遠擁有生活的快樂。堅信生活的美好、堅信官員的正直、堅信工資的增長、堅信國家的政策。也許正像姬老師說的“幸福就是安心”。

作為一名學生,更加作為黨員。我們是否幸福?是否依然堅信?如果我們都不再相信,那么我們的先鋒模範作用要怎么體現,我們要拿什麼來表現我們的先進性。因此,通過這次“兩會”學習交流會,我發現我們不僅僅要相信國家的政策將其作為一種指引,更加要學會將國家的前途與我們自己的未來緊緊相連。現在的我們有責任承擔起國家的未來,也許現在的我們還不能做什麼,但是我們可以先讓自己過的簡單,學會相信。時刻關注國家出台的政策、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積極提升自己的黨性修養,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從現在開始培養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能力,正是此時此刻作為一名學生黨員的責任和義務,而我還需要更加努力。

以上便是我的思想匯報,如有不足之處,望黨組織批評指正。(張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