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心得體會:中國精神的思考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這首歌時不時在耳邊縈繞,使我們牢記我們祖國,牢記我們的母親——中國。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在這裡誕生了一個文明古國,也是至今現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國度就是中國。

經歷了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國積澱了燦爛的文化。曾經,這個文明盛極一時,使中國成為一個令人神往的國度。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更是影響廣泛,對世界乃至人類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但是,近現代的中國卻是飽經滄桑、備受欺辱,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屈辱史。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此,近現代的中國一蹶不振,但是有很多仁人志士在不懈奮鬥,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奔走。林則徐深知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寫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且因禍福避趨之”的肺腑之言。為了變法救國,梁啓超寄希望於青少年,寫下了《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還有後來的魯迅、孫中山等等,他們肩負起了歷史的重任,為民族獨立而不懈奮鬥。在近現代的不斷抗爭中,我們形成了民族精神的基調,重要的是這種精神在不斷延續。

在近現代的抗爭中,歷史最終選擇了共產黨,最終中國共產黨拯救了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最真實寫照。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從此站了起來,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之後,民族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並且在傳承中不斷創新。

新中國成立初期,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異常惡劣。石油是工業的糧食,是經濟的命脈。為了改變中國石油奇缺的狀況,東北誕生了一支“奇兵”——大慶石油工人。“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都要抖三抖”是對石油工人的美贊。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大隊,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鑽井史上的奇蹟。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發揚“一不哭,二不怕死”的精神,鑄就了一篇石油史詩,“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是對他們的真實概括。

同樣惡劣的國際環境,為了打破國外的核壟斷,中國要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武器。“兩彈一星”成功實現,使中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升,為捍衛國家主權建起了一道堅實的屏障。“兩彈一星”的精神也使中國人揚眉吐氣、挺直了腰桿,有了一種戰天鬥地的大氣概。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不單單是一個稱號,更是一種精神。雷鋒無私奉獻,他踐行了自己的信念——把有限的生命奉獻給無限的人民事業中。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有意義,充滿價值。他樹起了一座豐碑——雷鋒精神,永遠激勵著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78年12月18日,一次會議使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這次會議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產生了“三峽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擊冰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等,這些精神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一段段歷史,激勵著中國人民不斷前進、不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