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心得體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真正的主人,是我們黨實現改造自己和宏偉目標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故而,“人民”就成了黨的十八大的一個熱詞:在近3萬字的十八大報告中,“人民”出現了145次;新任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1500餘字的講話中,“人民”被提及了19次。報告中“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民眾,依靠民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諄諄告誡,針對性強,令人警醒,應當成為黨員幹部永遠的座右銘

習近平簡短平實、極富感染力的講話,言近旨遠、充滿哲理、務實親民,深刻地透露出中央新一屆領導人的責任意識與追求目標。他說得最多是人民,份量最重的是民生,再三強調的是責任。對老百姓來說,這么一番話更是振奮人心、倍感溫暖:“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尤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莊嚴承諾,更是擲地有聲。一諾千金,習近平當選總書記後的“亮相講話”,已然傳遞出向人民承諾、為人民履責的決心與信心。

講話里,一共列舉了老百姓期盼的10個“更好”,可謂對接現實、順應民情、體現民意。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收入分配……一直就是民生領域的關鍵字,也是社會關切、百姓呼聲的集中點。此前,對於執政者改善民生的一次次承諾,我們每個人並不陌生。從這個意義上說,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民生髮展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10個“更好”,都是對民生關切的一種積極回應,彰顯出一個執政黨的為民宗旨和責任擔當。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確保到2024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城鄉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收入分配差距縮小,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報告不迴避現實問題,同時為百姓勾勒出了未來幸福生活新圖景,給民生問題解決提供了廣闊的思路。這些,讓人們看到了惠及全體人民的社會體制改革的完整設計,讀出了執政黨把握民生脈動的現實追求;也看到了中國人民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共產黨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向人民承諾,為人民履責。“責任重於泰山,事業任重道遠”,“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牢記對中華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已經響亮地喊出了施政宣言,未來他們將如何兌現承諾,真正做到“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人們有理由深信不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