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篇1

年前在武漢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這無非是對全人類的一次嚴峻考驗,但是有了非典型肺炎的經驗,防控和宣傳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名醫學生,一位黨員,雖然不能去到抗疫一線,但我可以用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承擔好自己在這個特殊時期的責任。首先,回響國家的號召,過年期間儘量不走動,於是今年我通過微信、電

話等方式“雲拜年”,及時向不常關注網路的長輩傳達疫情的最新進展。作為一名醫學生,我用專業知識向身邊的人介紹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

嚴重性及防護措施,從我做起,保護好自己就是為國家減負。其次,時刻關注學校發布的訊息,督促同學們及時上報每日體溫,做好武漢學生的登記工作,強調不要提前返校,宣傳知網免費開放的通知,將此次不出行的假期充實起來,為打好天津醫科大學的保衛戰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次疫情

再次印證了,為了科學,共產黨員能求真,能獻身;為了人民大眾的利益,共產黨員能不計較個人的榮辱得失。在他們身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性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性完美地融為一體。榜樣的作用是無比巨大的,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爭中,“共產黨員”的稱號,具有神聖的感召力,人心向黨凝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僅對中國來說是陌生的,對世界來說也是陌生的。它之於我們無疑是一場災難。但正因其危難,也考驗了廣大黨員,考驗了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各條戰線的黨員在抗非典的鬥爭中,展示了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崇高風範,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篇2

當前,疫情來勢洶洶,全國上下共同“戰疫”,我們在這場防疫“阻擊戰”中湧現出了許多衝鋒在前,奮戰一線的黨員幹部,為我們打贏阻擊戰凝聚了更加強大的信心和磅礴的力量。近日,陳希部長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大敵,要堅決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號”。我們在這場“疫戰”中亟需劈開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兩座大山,剔除這兩塊奪取“疫戰”最終勝利的“攔路石”。

舉直錯諸枉,以關鍵少數帶動整體作風向好轉變,開創能上庸下、渠道暢通的良好局面,為奪取“戰疫”最終勝利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隊伍。孔子對答魯國國君問政,提出“舉直錯諸枉”的舉措,意為提拔選用正直的人,通過正直的人以上率下轉變整體作風。如果我們想要避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戰疫”中“從中作梗”,就得在選人用人上“下功夫”。

這場“阻擊戰”中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隊伍建設尤為關鍵。要進一步暢通幹部選拔任用渠道,要把那些有大局觀、人品優、素質高、民眾口碑良好的幹部放到重要崗位,成為“戰疫”的中堅力量,用這些表率來帶動整體風氣的轉變。也要把那些在“戰疫”中不能勝任、不做不為,奉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影響幹部積極性、主動性,破壞黨員良好形象的幹部換下,積極盤活幹部人才資源,提升團隊的戰鬥力。

權責相匹配,讓下放權緩解客觀困難滋生的弊病,形成大膽創新、放手拼搏的幹事環境,為打贏防疫“阻擊戰”迎接曙光凝聚更加強大的底氣和硬氣。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可能碰到由於客觀因素帶來的困難,而滋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比如在部門聯動方面存在協調問題,在慰問資金和物資統籌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敢創新、難以放手做等問題。而相關數據和信息的上報要求要及時準確,基層的一些幹部就選擇了敷衍了事、有時身心俱疲、採用命令式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式進行應付。

要根據“戰時”需要合理及時,有規劃、有步驟將部分權力下放,讓基層幹部在幹事過程中不會四處碰壁。被賦予了相應權力之後,在增強聯動、協同作戰方面就會比較順利,在進行統籌調配時候也能夠增強質量和效率,以此來避免客觀因素造成的困難,讓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失去一處藏身之地。

劍指無法度,用剛性約束將幹部言行信拉回正軌,營造沉心實幹、埋頭苦幹的務實氛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硬核”保障。要想在最大程度上破除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干擾,要進一步嚴明國家法律和黨內法律法規的強大約束作用。要用零容忍、全面蓋的紀檢監察監督持續高壓督促那些蔑視法律法規、無視黨規黨紀的幹部,分類進行處分,嚴重的要刑事立案等。強化違法違規違紀的懲戒效果,讓幹部在“戰疫”這場必勝的戰鬥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嚴格要求、自我加壓,做到忠誠乾淨擔當。

黨員幹部要在“戰疫”中不斷加強黨紀法規的學習,要樹立對於黨紀法規的信仰,主動維護黨紀法規尊嚴,更要主動遵照黨紀法規並帶動身邊黨員和民眾共同奮戰,奪取“戰疫”最終勝利。

權行陽光下,借科技之力紮緊領導幹部權力“籠子”,構建乾淨高效、透明有序的實幹空間,用公信力吸引更多力量參與到“戰疫”中來。這場“阻擊戰”是全民的“戰鬥”,要想放手發動民眾,就得樹立起民眾對於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的信任,讓民眾看到權力是為他們所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保障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那么民眾將更加有信心配合好打贏這場“阻擊戰”。

權力要在陽光下運行,就要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通過相關的網路技術,將黨委、政府在“戰疫”中對物資調配、資金使用、應急應變措施等數位化,形成完整軌跡鏈;自覺受民眾監督,要暢通網上監督舉報渠道,設立受理信箱;還要進一步完善電子特色服務,推送防疫科普知識和疫情動態,推行電子政務辦理,退出格線化疫情智慧防控APP等。讓更多民眾自覺主動參與到這“場戰疫”,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我們在“戰疫”中既要抓好對病毒的“戰鬥”,還要抓好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這片“戰場”,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戰疫”不是一場“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零散“戰鬥”,而是一場整體聯動、要具有預見性和全局性的“戰鬥”,而我們抓好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這片“戰場”,必將會為“戰疫”的全面勝利贏得更多的主動權。

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篇3

70多年前,我們輸了,輸給了千年前還是我們學生的的倭國,但為什麼呢?!

先來報導一下觀影現場的體驗。

離我好幾排的最後一排坐著一對中年人,帶著個5、6歲的小P孩,P孩不停地在電影關鍵場景時刻大聲地問些弱智問題,或時不時地哭鬧,爸媽則要么旁若無人地、愚蠢無比地試圖給P孩講解10歲小孩都明白不了的複雜的劇情,要么只是像在自己家裡似的嘻嘻哈哈地由著P孩哭鬧,引得眾人側目,但都默然而無人制止。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看玩具總動員嗎!你難道不知道帶著P孩看這種電影,就算您自己不怕觀影受影響,但會影響別人觀影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坐在我後排的是一幫男女,一男的在開始放映後,仍不斷洋洋自得地、像在課堂演講一樣地說自己以前在南京上過幾年學、聽著南京話多親切之類,碰到殘忍電影場景,竟也眉飛色舞地拿殘酷開玩笑,以刻意顯擺自己對南京的熟知和自己的超現實的“幽默”,一幫狗男女也迎合嬉笑。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參加歡樂PARTY嗎是在相親獻媚嗎!您難道不知道在觀眾應對國之傷痛而抹眼淚時,您竟旁若無人地插科打諢,這不是幽默而是無恥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突然地起了魯迅的文章,記起中國人像被拎著脖子的鴨子似地歡呼踴躍在中國土地觀賞處決日俄戰爭中被俘的中國同胞!!!!……那是怎樣的素質,那是怎樣的悲哀,那是怎樣的絕望!

國家的競爭是國力的競爭,更是人的素質的競爭。

70年前,日本已經實現工業化,全民普及教育,中國仍是落後農業國,文盲遍地,素質之別,戰事未開,勝負已定!

70年後,當你看到日本孩子都能民眾自覺將個人垃圾從公共場所帶走,都能自覺地將盤中餐吃盡,而中國孩子,凡是玩過的地方都是垃圾一片,都不當回事地把自助餐中吃不完的美食倒掉時,……。。更當你突然意識到這一切發生在日本人均收入遠高於中國的背景下時,你不禁得汗毛倒豎我知道,我們輸了,我們又輸了,我們必然會輸了,正因我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很想扇那對中年人,很想給那個以在南京上過學而自居的SB一記響亮的耳光!真想把他們都送回到37年的南京遭倭寇蹂躪呵呵,倭寇呀,拜託了,把他們殺了吧,他們本來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中國人!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這一刻,我不想輸!

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篇4

20__、20__、20__……每一份的鄉愁,讓佳節情更濃;每一次的團聚,讓團圓更珍貴。身為組工幹部,走過的世界,不管多遼闊,心中的牽掛,也永遠是家,要知道有多少個遊子,就有多少條回家路。阜陽、密雲、北京,無數城市的煙火,最眷念的依舊是那個有一座城的家。春節,是閱不盡的畫卷,篇篇精彩無限;春節,是誦不完的詩篇,句句動人心弦,但是這個新春,相較以往,有太多的不一樣,注定會成為很多人記憶中難忘的20__,閒時感慨萬分,回首三年組工路,一生組工情守候。

20__,赤子在外,青春作伴好還鄉。遊子離家去他鄉闖蕩,關乎於熱血青春的放飛,關乎於一個去外面世界看看的夢想。在北京讀研的這三年,每年寒假、暑假、節假日一張車票便能將我帶回家,那時的我想著學業、想著實習、想著工作,從未覺得家鄉離我遙遠,也不知鄉愁所為幾何。20__年10月從學校順利畢業的我成為北京市密雲區街道辦事處組織部的一員,904公里的距離,一端是我,一端是家,我走得愈遠,鄉愁卻收得愈緊,樹高千丈,落葉歸根。但欣慰的是我有一群待我如家人一般的領導同事,我的家鄉安徽省阜陽市在今年11月也進入高鐵時代,朝發夕至,高鐵通了,家更近了,情更濃了。遊子在外,青春作伴好還鄉,那遠方故土的一城一池、一磚一瓦,啟人心靈、撥人心弦。

20__,天南地北,一片冰心在玉壺。20__年10月,北京成為我的第二個家。我眼中的希望、我夢裡的方向都因多月奔波的畢業季和一紙公示而塵埃落定。我愛北京,不說那神聖莊嚴的天安門,還有那天壇的明月,北海的春風,盧溝橋的獅子,潭柘寺的松,唱不夠那紅牆黃瓦,道不盡那十里長街。我愛密雲,不說那宛若明珠的密雲水庫,還有那長城腳下的古北水鎮、雲峰山裡的薰衣草莊園,這裡山清、水秀、林茂、 果香。20__年,是我作為新人加入街道辦事處組織部的第二年,入職一年來撰寫網宣、輔助完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基層黨建述職等工作,這年,在組織部門的“春風化雨”下,見證中國共產黨98年艱苦奮鬥,新中國70載砥礪前行,讓我更加堅定了穩紮基層,拋灑激情的信念。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一個人,一座城,我慶幸還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獨一無二的北京風情、密雲風采,我也慶幸自己有了這個第二故鄉。

20__,共克時艱,疫情無情人有情。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年的這個春節過得不平凡。在我剛啟程坐飛機回家的那天早上,北京大興已經有一例疑似病例,安全起見我全程帶著口罩,兩小時後飛機著陸到家,街上、路上的張燈結彩都在迎接著即將到來的20__年,家裡一番祥和之景,讓我有種錯亂的感覺。接下來一天又一天,阜陽從零病例到確認病例破十,售罄的口罩、鋪天的新聞,這場突如其來、兇險異常的新型肺炎病毒終於讓家裡的大人們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年二十九就提前告知親戚網路拜年。家裡的道路逐一管制、門店悉數關閉,往日熙熙攘攘的小城宛若一座空城。大年初二,平常不看新聞聯播的媽媽也老實坐在電視機面前關注疫情發展,多次電話奔告減少串門、必帶口罩。那一刻突然感覺,面對疫情,作為普通人我們也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看到的那一份份請戰書,一枚枚紅指印,一封封動人家書,一支支援助隊,一筆筆救濟款,一批批支援物資,全都匯成了心繫疫區、關愛同胞的情感暖流、精神能量。面對災難,我們既是受害者也是守衛者,同甘苦共患難的情感,讓人們的心貼得更近、更緊,這個20__年的新春,不變的初心是為民,不變的底色是溫暖,不變的力量是團結!疫情無情人有情,我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定能乘風破浪,克敵制勝。

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篇5

新春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箇中國人的心。無論是勇赴一線的“戰士”,還是宅家防疫的“後盾”,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時,難免出現“考場綜合徵”。有些網友在“無所事事”中衍生出一種“愚樂精神”,以“造謠”博取關注、換得流量,以“傳謠”獲得“樂趣”、徒增恐慌。

疫情的蔓延也讓許多網友浮躁心態加劇,他們將未經理性“加工”的信息“第一時間”轉發給親朋好友。或是想通過“嚴峻形勢”讓大家加強重視、提高警惕,或是想藉助“笑點段子”激發大家的樂觀心態。但不負責任地造謠和不加分辨地傳謠就是一種“愚”樂,只會給正在一線辛苦奮戰的無數“逆行者”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同時增加自己和親朋好友的焦慮情緒,有些“偏方”更可能會誤人害己。

非常時期有非常考驗,非常考驗需要非常智慧。螢幕後的輿情難免“魚龍混雜”,我們只有凝聚信心、把好理性,同心協力拉起信息“過濾網”,才能為抗擊疫情“減負”,為戰疫成績“加分”。

讓信心和信念“過濾”謠言。信任是治“謠”良藥,是謠言最好的“疫苗”。疫情初期,有網友質疑患者人數和醫療物資“不成正比”,質疑幹部管理與民眾期盼“不成正比”,導致許多“圍觀者”焦慮不安。然而,他們卻未看到,多位確診患者已經治癒出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不斷取得進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即將投入使用,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集中精銳力量馳援武漢,各方物資正源源不斷湧向抗疫“戰場”。其實,春節期間本就屬於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即使沒有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人數也足以讓醫院“手忙腳亂”。面對疫情,我們應有足夠的信心攻堅克難、奪取勝利。因為在我們身後,有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面部署,也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和無私捐贈;有聞令而動、勇挑重擔的人民子弟兵,也有席不暇暖、爭分奪秒搶救生命的醫護人員。如此實力,何懼困難?只要我們增強信心、堅定信念,全身心投入到“戰鬥”中,定將撥開雲霧,迎來勝利曙光。

讓理性和耐心“過濾”謠言。“免疫力”是病毒的大敵,也是謠言的大敵。每個人都增強對謠言的“免疫力”,就能為抗擊疫情築牢強大的精神壁壘。近期,我們看到仍有許多網友“高呼”患者無法收治、寵物攜帶病毒、某藥可防可治……面對輿情,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曲解事實,否則可能造成許多人心理防線崩潰、衝動遺棄寵物、盲目跟風買藥……疫情突如其來,情況複雜多變,讓防控工作千頭萬緒,前方工作人員在全力以赴中也難免有疏漏之處。對這些疏漏過度職責並不能解決問題,關鍵是要進行建設性溝通,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議,將線上“速度”轉化為線下整改的“催化劑”。同時,疫情突發,對新病毒的認識需要過程,有效藥物和疫苗的研發需要時間,這是疫情發生的階段性規律。我們的耐心等待是給前線醫護人員和科研專家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

抗擊疫情與把控輿情是緊密聯繫、相輔相成的,而“愚”樂是它們之間的“絕緣體”。疫情當下,我們需要尊重規律、科學研判;面對輿情,我們需要提高認識、理性應對。只要全民樹立信心,用理性築牢輿論防線,定能在這場戰“疫”中見證不凡、創造佳績。

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篇6

生於船,死於船, 1900 是他獨有的名字,鋼琴是他終生的伴侶,大海是他靈感的源泉,寬廣的大海賦予了他活力、 生命,以及如同海一般透徹的心靈,他的手隨著波濤的搖曳盡情演奏,心卻神遊大地,無所不往,他便是這樣一位特殊而又神秘的海上鋼琴師。 1997 年導演 朱塞佩 · 多納托雷將這位賦予傳奇色彩的鋼琴師的一生搬上了電影熒幕,也造就了一段電影史上的經典,傳奇的海上鋼琴師有太多的別於常人的地方,這也讓觀者能夠無限的思索 、探尋,以至於反思人生應該如何生活。

人生應該如何棲居?人應該如何存在呢?亦或是人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影片《海上鋼琴師》沒有給我們最終的答案,儘管如此,它卻指引我們去思考這一切。 1900 的人生是一場喜劇,也是一場悲劇,上帝賜予了他天才的靈感以及一雙無可媲美的靈巧雙手,大海與他融為一體,使得他足以在有限的琴鍵上馳騁,演奏出無限的樂曲,你會認為他是上天的寵兒,但他卻是一名社會的棄兒,從小成長與船上,養父丹尼因他 沒有任何出生證明檔案,害怕被人搶走,以至於不允許他離開船半步,他沒有做為社會存在的證明,船上的旅客只是他人生的匆匆過客, 1900 僅是他們記憶中的一瞬,隨著他們的遠行而淡忘, 1900 僅有一位朋友 小號手麥可斯,在船上同甘共苦的歲月使得他們互相依存,但這微薄的依存是無法證明 1900 的存在的,以至於與世界隔閡,這正是他的可悲之。,他曾試圖下船,卻又退卻了,理由很簡單,卻很真實,因為那無限蔓延的城市讓他看不到盡頭,下船之後他不知該走向何方,這種茫然的恐懼圍繞著他,終究釀成與維吉尼亞號共赴大海的慘劇。

1900 的樂曲不應在凡世,應該留於天堂,他的音樂才華不僅使他的名字流傳於維吉尼亞號上,也驚動了當時物慾橫流的世界,爵士樂的始祖慕名向他挑戰,在波濤洶湧的郵輪上,一場較量無可避免,這不僅是名利之心與純淨心靈的較量,還是凡世樂音向天堂之聲的衝擊,事實證明,純潔的心靈才能譜寫動人音符,挑戰者在嘲諷聲中狼狽地逃離, 1900 的音樂也因此為世人所追捧,名利、金錢的誘惑也隨之而來,然而正如 1900 能在樂隊演出中喊出的:“ Fuck the regulations! ”,將規定拋之於腦後,面對社會的誘惑,他只回應了一句:“音樂是不能和演奏者分離的”,將已將錄製好的樂曲奪走,選擇了孤獨的音樂,放棄了名利的世界,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回答,他鞭笞了當時的拜金主義思想和對權勢的狂熱,引出了埋藏於人內心深處的吶喊,純淨的心靈容不得玷污!

麥克斯曾試圖用財富以及名利勸說 1900 下船,而 1900 做了真實的回答:“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 — 我並不羨慕”。這是何等淡然的心態,以至於不由得拷問自己,當我面臨如此抉擇之時,是否能這樣取捨,存在於社會聯繫之中的我們有多少不願為而又不得不為之的東西,驅使著這一切的終究是我們內心的觀念,坦然承認,我們無法做到像 1900 那般的豁達,因為我們始終被社會這個大鏈子所牽引著,這是無法迴避的,儘管我們無法拋棄一切的世俗觀念,但我們還是能做到守住內心的那一份淨土的,我認同理解 1900 的人生觀、價值觀,但這一切並不是屬於我的,因為我們在生活之中有著太多的不同點,追求名利而不狂熱,嚮往財富而不痴迷,永遠也不要做權勢的奴僕,我想這樣才會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觀念吧。

我與 1900 不同,我自小不具備音樂才華,唯有對繪畫情有獨鍾,對藝術的認同感或許是我們的共通之處。我憧憬過用藝術改變我的人生,我知道 1900 不會如此,儘管他的才華足以讓他的人生轉變,在他眼中的人生不過是走一條路,住 一棟房子,一塊地,選擇一道風景欣賞,選擇一種方法死去,然而對我而言,這種觀念過於消極,人生是有所選擇的,也是絢麗多彩的,每一片家園,每一處風景都值得我們寄予感情,有所流連,人生有其理想,儘管來去匆匆,但充滿意義,以至於在我們離開人世時,也能看到那一道道真摯的淚痕。

1900 是社會的棄兒,但他也有過家,維吉尼亞號就是他溫暖的家,而大海,則代表了他的生命的歸屬,他沒有家庭,但不足以讓他失去愛情,丟掉愛的資格,世界不曾證明他來過人世,但這又何妨呢?他只要能活在麥克斯的記憶之中就足夠了,因為友誼是能夠跨越生死的鴻溝的。在火光之中,維吉尼亞號沉沒於大海,伴隨著 1900 內心深處的琴弦聲,天堂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應該會有琴聲吧。沒關係的,只要有鋼琴就好,一場生離死別,不屬於社會的天堂之聲終究魂歸天堂。

一切都已經結束,但一切又都沒開始過,因為 1900 不曾屬於這個世界,琴聲停止響動,他走得不留痕跡,但“天堂之音”卻曾響徹過。

高中觀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感悟 篇7

似水流年,總是無法挽留那些蒼白又靜美的片段,被光陰掩埋的故事,想用心去珍藏,便偶感瞬間記載下的文字。希望這字裡行間留下的蛛絲馬跡,能讓時間回復,穿過歲月的斷層,回到過去——曾經感動心靈的瞬間。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義大利小說名家Aless Baricco的獨白劇。

不明身份的孩子,黑人水手的純良,深夜琴聲的美妙,以及遊客們的痴迷,似乎一切的一切的劇情,隨著緘默的大海在潮起潮落的間隙,都充滿的暖色調的悲哀。在海上所發生的一切,用極端浪漫主義手法講述了主角1900傳奇的一生。而主角1900本身有股很特殊的靜態美,好似獨立於喧囂之外的透明體,充滿才華,有顆脆弱又敏感的心,卻怕被人發現。這樣的一個男子,在彈鋼琴時的畫面,竟是如此的賞心悅目:氣質優雅,目光飛揚,雙手如蝶,曼妙飛舞。

這樣的男子,會令人眩暈,接著,便沉醉於他的音樂中。

影片中鋼琴是極佳的音樂背景鋪墊,在《海上鋼琴師》的劇情中更顯現張力。

音樂在節奏的調節、力度的控制、聲部的均衡、音色的運用,都達到了極佳的水平。

劇情中,音樂動靜分明,張馳有致,演奏技巧令人嘆為觀止,慢奏時,弱音通透得溫馨靜雅,顫音細密得絲絲入扣,細節纖毫無遺,快奏時,韻律綺麗,節奏鮮明,跳躍感極為活潑,彈跳感觸手可及。

翻過樂章的華服,細細的品味這個男子,乾淨,純粹。

他一生看盡海上潮起潮落,透明的寂寞,隱隱的憂鬱,孤獨的浪漫。他可以掌控鋼琴上黑白的琴鍵,卻無法掌控城市裡交錯的街道。他疏離人世,帶著對音樂深深的眷戀與純淨得近乎蒼白的浪漫,活在與世隔絕的輪船里,滄桑孤獨。

他說,陸地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所以虛度了許多光陰。

1900一個人在船上空彈著鋼琴。

他說,希望天堂也有鋼琴。

然後,那個鮮活的、用音樂築起的生命坍塌了。

最後,古樸的街道,定格了這段故事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