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千課萬人心得體會

12月2—4日,“千課萬人”全國國小英語“情感?策略?文化”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逸夫體育館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有來自23個省市的1500多位老師、教研員和22位知名專家共赴此次盛會。

下面,我就本次學習的主要情況以及我的心得體會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活動將5場專題報告、4次課堂評點和17堂示範課科學組合,分不同年級有機穿插,專家們從文化理論、教學技巧和課堂實踐等方面對國小英語做了精到的分析。雖然每天10節示範課,有時還有一兩個小時的學術報告讓我們感到眼花繚亂,腰酸背痛。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 來不及消化,新的美味又來了,有“撐”的感覺。但是名師們或幽默睿智,或專業深刻,又或獨到個性,同學們精彩的回答,總是能讓在座聽課的老師們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假如有人問我:“下次有機會,你會不會再去?”我還是會說:“願意!”因為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所以心甘情願。

不管是做學術報告還是上示範課的老師讓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不少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

一、有紮實系統的專業學科知識

他們都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口語,準確而流利的英語語音語調,有貼近兒童生活的辭彙量,有本國與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等領域的文化知識。如:王之江老師教授的“文化的方式”,他強調英語講究語調,一句英語用不同的語調所表達的意思不同等很多知識讓我們茅塞頓開。

二、教師個人素質較高

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強,動作優雅,富有激情,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較高,使整個一節課神采飛揚。北京市魅力男教師稱號的主維山老師比較有磁性的嗓音,陽剛、富有激情,田湘軍老師的幽默睿智和他的歌曲,讓在場的學員頻頻稱許的眼神和不約而同拍打的節奏最好地詮釋了他們的成果。

三、活動方式多樣,遊戲更規範

國小英語課堂注重的是活動教學,但活動要全面,有針對性,所以專家們運用的group work、 look and match、play a guessing game 、 say and act 、brainstorm等一系列活動。大部分都是全體同學能參與的,能輔助教材內容的。許瑾老師用“say and act”活動貫穿了整節課,運用她細膩而柔和的聲音和富有誇張的動作表演把三年級課文“i can get one apple”表現的淋漓盡致。

四、注重創設語境,使英語學習更貼近生活。

每節課的設計都創設了各種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真實的運用語言。徐美老師設計的“時裝秀”,發揮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又貼近生活,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所學知識。

五、拓展的方式新穎和創新。

我們平常上課也會設計一些拓展內容,但都是些千遍一律的東西,沒有專家們的新穎。鮑當洪老師用"do you want to …"句型和同學們交流時說:“do you want to say goodbye to the teachers?” 用的恰到好處。田湘軍老師設計的題目“how to put the elephant into the fridge?” 這一環節教育學生不能把大象殺掉。還有“how many steps should we leave class?” 用剛學的英語“first、 next、 then、 finally”來說說怎樣離開課堂,這樣的設計即新穎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