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個人“四群”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三是堅持用真心暖人心。社會是由不同階層構成的、不同階層的人必定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追求利益過程中,人的本心最容易被利慾熏蒙,有時僅僅只是一絲蠅頭小利或是一點小事,都會使人利令智昏,或者誘發社會矛盾,所以佛教裡面才會將“貪”稱為“三毒之首”。一般情況,民眾之間發生的糾紛大多數是因林地、土地及鄰里、家庭之間的利益之爭,在我們看來也許是小事一樁,是雞毛蒜皮的事,但只要是民眾找到了政府部門,找到單位、找到領導的話,其訴求已經不僅僅是利益,往往是需要爭一份尊嚴,爭一口氣,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一件大事,事關尊嚴的大事。因此,我們的黨員幹部在與民眾打交道過程中,由於我們面對的民眾素質不盡相同,無論民眾在反映時顯得多么瑣碎,還是有理無理,我們都要保持善心,尊重他,用包容的心寬容一切事,像彌勒佛一樣,大肚容難容之事,笑臉待天下百姓,把每個民眾都當作親人,耐心聽,細緻地予以解釋,用心待之,用心與之溝通,喚起每個人心裡天生具有的那份親情,用感情換感情,用真心暖人心,世間就一定會少許多紛爭,增添許多快樂和友誼。

四是堅決把實事辦實、好事做好。政之所興在得人心,政之所廢在逆民意。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民眾的利益包括經濟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個方面,而且不同階層對利益的實質要求也不盡相同。在這些眾多利益中,經濟利益最是基本的,但決不是民眾的唯一利益。民眾不僅要經濟上的富裕,還要政治上、精神文化上的利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各地區、部門、單位的特殊利益日益凸現出來,特別是地方利益與大局利益,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矛盾日益凸現。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怎么處理好本位利益和大局利益,民眾的現實利益與根本利益的關係問題,關鍵在於我們的作風要實,立身要正。我們的民眾是實在的,他們只相信眼見的事實,任何虛無飄渺、海市蜃樓式的空中樓閣,他們是不會相信的。這就需要我們站在廣大人民民眾的立場上想問題、做事情,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進一步推進社會建設,創新工作方式,用心與民眾溝通,了解民眾的想法,弄懂民眾的心思,盡心盡責地為民解憂釋惑。特別是為民眾辦事情不能推,不能拖,更不能騙,即便是一件小事,也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紮實行動贏得人民民眾的信任;遇到一時辦不了的事情,要耐心向民眾解釋清楚,以感情換感情,爭取他們心的諒解,讓他們從心中認可和追隨你,從而贏得民心的支持,重塑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總之 ,民眾觀點和民眾立場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存亡,關係國家的興衰。只要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同廣大人民民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不斷實現好、維護好 、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眾就會把我們放在心上,我們的工作就會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民眾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們的事業就會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