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觀後感

4.要通俗易懂,不要佶屈聱牙。讓民眾聽懂我們所宣傳的內容是對我們從事民眾宣傳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恰恰也是最主要的考驗。因此,我們面對民眾講話時一定要儘量使用通俗易懂、明白如畫的言語來表達。這樣才能讓民眾迅速、準確地接受和理解,才能給民眾留下不可磨滅的深刻印象。如果我們在宣傳工作時一味追求新奇甚至故弄玄虛,用一些艱澀難懂的辭彙術語,讓民眾聽起來非常吃力,就會影響宣傳效果、會場紀律和民眾情緒。不僅費力不討好,事倍功半,民眾還不買賬。唐代文學家韓愈把這種文體稱之為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因此,我們要儘量少引用(或不引用)民眾不熟悉的辭彙和典故,多採用民眾生活中常見的俗語、俚語、成語和故事,讓民眾覺得和藹可親。

來部不久,部領導就要求我思考一下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江油的民眾宣傳工作,但由於我從來沒有搞過民眾宣傳,也沒就民眾宣傳工作進行過認真細緻的調查研究,故而未敢妄加置喙。這次通過觀看電影《辛亥革命》以及查閱相關史料,才使我對民眾宣傳工作有了一些啟迪。其實,關於如何做好新形勢下江油的民眾宣傳工作,各級領導早已洞鑒在心,遊刃有餘。我本不該冒昧妄言,部領導安排我思考這個問題,既是對我的考驗和鍛鍊更是對我的鼓勵和鞭策。所以明知自己見解粗淺,文詞疏鄙。依舊不敢稍有隱瞞。班門弄斧於前,謹供領導執政參考。

注釋:

①《人民日報》xx年6月20日,《xx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

②《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③《中華民國史》,中華書局,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編,xx年7月版。

④《文史資料選輯(1-100期合訂本)》,中國文史出版社,全國政協編撰,1986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