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的力量》讀後感

一個人無論年齡大小,不論老年、中年、少年,還是幼年,哪怕是嬰兒,只要有正常的思維,都會有自己的感動,在感動中尋找力量。以前我對這種觀點,並沒有太深的理解。前進的動力來源於自己前進的方向,可是隨著我步入不惑之年,我終於發現,因為有感動,所以我們生活才精彩。

我為許許多多的事情感動過,間接或直接的改變著我懶散消極的性格。其中有“滾滾長江東逝水”流失的感動,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執著的感動,有“榮譽即吾等生命”信仰的感動,有“萬里長城永不倒,萬里黃河水滔滔”中華民族精神的感動,還有塵蒼那句“我們有最優秀的隊員,最年輕的思維,最勇敢的幻想,創作是我們的主題,年輕時我們的優勢”。

現實生活中,我讀書學習到二十一歲,參加工作整整二十年。從0歲到四十一歲,成長、學習、工作、生活歷程中讓我感動的人和事很多很多,最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的一雙最最樸實的、從未念過書的父母。

學生時代,從上國小到讀國中、高中、大學,我被我身邊的老師、同學、兄長所感動,他們無微不至地關心、幫助我的學習;更被我的生身父母所感動,他們含辛茹苦地養育著我。想當年,地處偏僻農村,每年僅靠幾畝薄田,父母養育我們姐弟三人,供我們吃穿,供我們讀書識字。物質的匱乏、生活的堅辛,非當今時代之少年所能體會到。想當年,過年吃頓肉餃子,還摻了不少菜;平時穿衣服,老三穿老二、老二穿老大,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開學前最怕見先生(老師),只因又要交那一、兩塊錢的學費(放在今天的小孩眼裡,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呀!)……

生活困難時期,讓我感動的一些“小事”還有很多,不善言辭的父親,平時雖然很少跟我們交流,但他對我們的愛卻並不少。那時,吃的東西很差、有營養的葷腥食物更少。爸爸每次參加村裡的白事,都會在子夜時分收工時端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底下放幾片肉片(那是爸爸省下的……),到家後,把我們姐弟幾個喊醒,讓我們趁熱吃。而作為小老巴子的我,常常是吃得最多。爸爸在村里油坊炸油,也偶而會在夜深時帶一些花生米油麵子給我們解解饞……

工作了,我每次回家,和我交流最多的,往往是母親,父親仍然少言寡語。但他難得的一句矚咐、一句提醒我都會銘記在心。比如:工作要認真、細緻;待人要真誠、實在;生活要簡樸,不能浪費;做幹部了,手不能伸,要時刻為民眾著想……

想想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我覺得,能有今天的工作,今天的生活,應該常懷感恩之心,以踏實的工作來報答父母、報答社會。今天是西方的父親節,可是上個月父親剛剛離我們而去,我再也沒有機會孝敬我的父親了,因此我要更加珍惜贍養老母親的寶貴機會,抽空經常回家看看,過段時間把老母親接到家裡來,讓她更好地貽養天年。

感動的力量是無窮的。常懷感恩之心,能更好地促進工作,促進社會和諧進步。我要勤奮工作,以更加優秀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組織對我的信任和培養,為江蘇水利的現代化建設、發展貢獻一個水利尖兵微不足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