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焦裕祿》觀後感:以焦裕祿為鏡

小時候我喊了一聲娘,山也應來水也響。

腳下的路啊步步要走穩,有娘我就膽氣壯。

……

長大後我喊了一聲娘,天也闊來地也廣。

人生的路啊步步有腳印,有娘我就挺脊樑。

……

隨著電視劇《焦裕祿》再次的熱播,這首情真意切的片尾曲《喊了一聲娘》,也感動了無數的國人。人們在爭相傳唱的同時,無限深情地懷念著歌中的主人公,人民的好兒子——焦裕祿。他的名字再次振聾發聵,他的豐功偉績也令我再次感懷。

說到再次,是早在24年前,還是中學生的我就曾在學校的組織下,和同學們一起進入影院觀看了當時由李雪鍵主演的電影《焦裕祿》。還記得,觀看伊始,影院裡充斥著的是同學們低聲的說笑聲,可隨著影片情節的深入,尤其是看到焦裕祿在辦公室,用茶缸、抽屜頂住腹部來減輕肝病發作帶來的疼痛和他在臨終前,讓女兒采來一束麥穗放到枕邊,要一直聞著麥香離去的場景時,整個影院裡響起低低的抽泣聲。那時,電影《焦裕祿》給我的是無盡的感動和同為山東人的自豪。

時隔24年後,“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再次被搬上電視螢屏,由“百老匯第一華裔男星”王洛勇主演。這是一部紅色經典大劇。一經播出,即引起觀眾的強烈感情共鳴。

電視劇版的《焦裕祿》突破了以往主鏇律英模劇的窠臼。相比於電影版側重焦裕祿在蘭考的感人工作事跡,電視劇版則全方位展現了其整個人生畫卷。該劇從焦裕祿27歲抗匪“保田”的故事切入,採用閃回式的拍攝手法,全景式展現了焦裕祿從青少年時期到成為蘭考縣書記直至在工作崗位上勞累犧牲的整個人生歷程。

在蘭考的焦書記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但跟隨電視劇《焦裕祿》的鏡頭,又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一個鍾愛戲曲、擅長二胡、精通機械、了解林業、提筆可作詩文、拎槍衝鋒陷陣,屬於複合型人才的全新焦裕祿。這樣的焦裕祿更加真實可信、有血有肉、可親可敬。

此次重溫《焦裕祿》,忽然很真切地體會到,人生的閱歷是這樣明顯的影響著我們對某些意義的解讀。1990年青春年少的我看的是故事,得到的是感動。xx年人到中年的我看的是本質,得到的是深刻。

是什麼支撐著焦裕祿心無旁鷲,奉獻一生卻無怨無悔?人之行,莫大於行孝。我想,是對娘親的“孝”,是對娘親的敬和愛。自始至終,他都把自己看成是土地的兒子,人民的兒子。為了對深深摯愛的娘親盡一份孝心。他雖磨難深重,卻自強不息,一心為民。

革命戰爭年代中,他浴血疆場度生死,馬革裹屍不悔來。在反抗日本侵略者時,他拿起槍桿,衝鋒陷陣,令敵人聞風喪膽。參加南下武裝工作隊留在河南,到尉氏縣大營區擔任區長,領導土改和清匪反霸時,他運籌帷幄,與惡霸“黃老三”鬥智鬥勇。新中國建設中,他又勤學不輟,苦學不止,衣帶漸寬終不悔。哈工大校園留下他刻苦研讀的印記。洛陽礦山機器廠,更有任車間主任的他帶領工人製造出我國第一台卷揚機的傲然身姿。

焦裕祿孝義行天下。他是那樣深切熱烈地愛著自己腳下的那片熱土。為了這片被風沙肆虐的黃土地,為了每一張熟識的面龐,每一塊久久駐足過的田埂,每一穗所惦念的麥粒,他鞠躬盡瘁,帶領蘭考人民擋風沙、治鹽鹼、抗內澇,心中裝的是整個蘭考,獨獨忘卻家人和自己。病重之時仍拄著拐杖,細細量遍蘭考的每一寸土地。他把一生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刻在母親身上。就像大山一樣,身扛萬鈞重擔卻任身邊清流順著自己肢體流淌,大山不說話,可卻實實在在地屹立著並哺育了山林里的生靈萬物。

就在他看到田裡的莊稼一點一點成長,欄里的牲口一天一天長大,人們臉上的笑容一點一點增多,就要看到蘭考人民一天天富起來時,年僅四十二歲的焦裕祿倒下了,倒在了這片他為之奮鬥的黃土地上,帶走無數的傷痛,帶走了人們永遠的感念,卻留下了自己無盡的牽掛,留下了眷戀的目光,更留下了那曲盪氣迴腸的《喊了一聲娘》。

“娘撫平我的痛與傷,娘的祝福永不忘,好男兒就要有擔當……”

《焦裕祿》這部劇何以深受人們的推崇?這得益於焦裕祿其人所散發出的五大感人至深的公僕精神。《焦裕祿》的主創程力棟道出了本質:在焦裕祿的一生中,很好地踐行了天下為公的奉獻精神、厚德載物的人格精神、仁者愛人的博愛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克勤克儉的艱苦奮鬥精神。這五大公僕精神,是全劇的靈魂所在,也是令觀眾看後熱血沸騰的原因所在。”我想,焦裕祿精神的核心,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正是時下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也更是踐行民眾路線的榜樣。

“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是焦裕祿一生的追求。以焦裕祿為鏡,同為熱血兒女的我們在繼續追尋著焦裕祿的足跡闊步行進著,弘揚焦裕祿精神自覺踐行民眾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