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同行》讀後感

這幾天,我在看一本書《與美同行》。

這本書十分好看使我受益無窮。《與美同行》這本書中的所有故事,雖然都很短,但故事內容很吸引人,像磁石一樣深深吸引我。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書中的故事都有一定的道理。讀了這本書,我們會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它會教我們:要誠實守信,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就算有什麼事也要做到。這書中的每個故事的小主人公都能誠實守信,比如:有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卓恕,他回故鄉紹興。到了卓恕回南京的日子了。可卓恕從紹興到南京有一千多里,他還是按時趕上了。還有其他不同的小主人公。我覺得這些小主人公都十分守約。說要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絕對不會晚回來。這些主人公就算要做的事非常困難,他們也會做到。

它教我們要像小主人公小瑩一樣答應別人就要做到:小瑩家有複印機,可沒墨了,爸爸又去出差了。但她答應了她的同桌幫他打應,小瑩就走了一個小時,幫同桌打應了,才回家吃飯。

這書中的故事每一個都很精彩。我很喜歡,我要將他多看幾次。

敬老,我們的責任 ——讀《與美同行》有感

今年十一長假,我在家裡讀了《與美同行》這本書。閉上眼睛,書中的那一個個故事,就像一幕幕電影,出現在我的眼前。而讓我最感動的故事就是《賣魚佬的孝心》。

故事的主人公叫馬福建,他見到家鄉的很多老人無人照顧,於是捐資修建了一家養老院。難道他是一個家財萬貫的“大款”嗎?不是的,他只是一個每天早上三點就開始在農貿市場設攤批發冷凍帶魚的小販。就是這樣一個每天辛苦工作著的小販,當見到家鄉有那么多老人孤苦無依的時候,毅然拿出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捐資修建了一座養老院,先後收養照顧了500多位老人。他對待這些老人,就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陪著他們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光。

照顧和自己沒有親緣關心的老人都能這么熱心,更別說是照顧自己的親人了。馬福建伯伯的孝心,給我帶來很大的震撼。我做不到像馬福建伯伯那樣去照顧別的老人,但我可以去照顧我身邊的老人,比如我的太太。

我的太太已經84歲了,她是我爸爸的奶奶。聽爸爸說,他小時候是跟著太太長大的,太太一直都很疼愛他。可是後來,太太生病了,一直住在醫院裡,爸爸媽媽平時的工作也很忙,我們很少去醫院看望她。

十月四日那一天,我對爸爸說:“爸爸,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去看望過太太了,今天我們去看看她吧!”爸爸聽了非常開心,摸著我的頭說:“我們家彤彤長大了,懂得關心他人了。好吧,今天我們就去看望太太去,太太見到你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我和爸爸一起來到醫院門口,看見一個大哥哥正在賣氣球。那氣球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我心想:太太年紀那么大了,都說年紀越大的人越像小孩子,小孩子最喜歡氣球,我給她買個氣球,她一定會很開心的。也許她一開心,病都會好一點。於是,我對爸爸說:“爸爸,我們買個氣球送給太太吧!”爸爸說:“好的。”我挑了一個紅色的氣球,希望這個氣球能給太太帶來好心情。

走進太太的病房,我把氣球綁在太太病床的扶把上。太太一直看著氣球瞧,看著看著,一串眼淚從她的眼睛裡流了出來。我忙看爸爸。爸爸指指太太,說:“你看,太太笑了。”啊,原來太太是在笑啊!看到太太笑了,我和爸爸也都笑了。

這一天,我很開心,不但是因為我去看望了太太,更是因為我明白了“敬老,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