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流計畫”活動策劃書

暑期活動具體計畫

一、xx年7月5日~7月10日:項目籌備階段:

本階段工作內容是項目實地開展的預備,為此我們將按照團隊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到達地方順利開展工作做好前期準備。

7月5日團隊召開項目開展工作布置會議,主要包括聯繫圖書運載車輛、協調好圖書流動方案、具體人員工作任務落實和運輸中人員安全保障。

7月6日與此同時項目指導老師和公關組幾名主要成員赴當地與相關部門接洽,向地方鄉鎮政府溝通項目開展計畫。取得進一步支持。

7月7日~7月8日後勤組在當地領導指導下,落實項目實施地的紅色國小,拜訪老區國小主要領導,安排好團隊成員食宿等後勤問題,落實紅流計畫之“流動圖書館”項目的建立場所。熟悉學校間路線。

7月7日~7月8日調研組與當地旅遊管理部取得聯繫,聽取指導意見,獲得當地紅色資源的基本信息。進一步拓展紅色路線。

7月7日~7月8日根據地方實際情況,設計宣傳方案,準備宣傳海報、傳單、橫幅等材料;安排團隊成員、地方志願者分配宣傳任務。利用當地廣播、特製海報等手段,在試驗地國小做好項目宣傳工作,為項目團隊到來做好宣傳準備。

7月8日-7月9日後勤組統計好各地募集所得的圖書,將調研組取得的數據,有針對性的對圖書進行分類成冊、包裝成箱。制定圖書各類管理章程。

7月5日-7月10日聯繫合作合作機構,根據圖書室場地,規劃書架結構;與地方幹部溝通,協商安排書架製作,準備好所需材料。購買材料,布置圖書室。還有與物流公司、保險公司等聯繫,討論具體實施細節和資金到位。

二、xx年7月11日-8月22日:項目開展階段

項目開展階段主要包括三大階段:第一、建立“紅色流動圖書館”階段;第二、紅色圖書館試點階段;第三、鏡頭記錄老區紅色文化階段;第四、項目中後期。

(一) 建紅色流動圖書館模式階段

將博曉隊員和志願者分成幾批。一批留在大坑口國小建設“圖書流動中心“,一批開始進駐第二站——曲江縣馬壩鎮蒼村國小,另一批開始進駐第三站等,分別建立”紅流一號““紅流二號”“紅流三號”等。

7月11日項目全體成員達到老區國小後,按計畫期間圖書將運抵國小,每村的負責人做好接收,存管圖書工作。提前聯繫圖書運輸工具,確定好村里接收人員;清點書籍數目和分類整理圖書;做好圖書上架和保管工作,與此同時安排好住宿。

7月12日博曉分隊將舉行紅流計畫宣講會。宣講會出席人員應包括村委領導、老區國小領導、老區國小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等。團隊成員組織拜訪行政村主要村委領導,聽取他們對老區主要情況的介紹和指導意見。

7月12日~7月15日團隊公關組和國小學生,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紅色傳播、知識傳播活動。宣傳組開展緊鑼密鼓地宣傳工作(全程分階段進行)。其餘成員清潔打掃圖書室,擺放書架,圖書編號,圖書上架,放置圖書室裝飾品。

7月16日在大坑口國小建立“圖書流動中心”。

7月17日宣傳組組織策劃紅色流動圖書館開幕活動。 公關組拿到當地學生分布情況的完整名單,包括聯繫方式,各村分布等;

7月18日團隊將招募國小紅色流動圖書館“小小主人”。初步篩選時間,年齡,能力合格的志願者作為志願者優先考慮人。同時圖書管理協會籌備及成員培訓會議,主要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紅色流動圖書館”的能力。

7月19日在圖書流動中心主任帶領下,挑選出合格的志願者對借閱圖書流程進行必要的培訓,熟悉工作流程,學習常見問題的解決辦法,學習工作章程,值班規範 。與此同時完善圖書各類管理章程,接下來一個月活動計畫等制度設計;

7月20日~24日首先由圖書滾動中心主任和項目組成員負責中心的日常運轉。24日以後,日常運營工作轉交給當地誌願者,進行圖書館的交接。

7月25日~26日組織紅色知識講座,邀請老紅軍、學者、領導幹部和學院黨政領導等為學生開設系列專題講座或舉辦形勢政策報告會。

7月27日號讀書交流會,團隊成員組織孩子開展“讀書交流會”,並與在場國小生交流,推薦好書。

7月28號項目小結會議,各老區國小團隊成員總結匯報本村項目進展情況,對項目進展進行階段性全面評估,團隊負責人主持討論下一階段工作調整和具體安排。

(二)紅色圖書館試點階段

7月29日~31日確定紅流一號、二號、三號等圖書館建立。“圖書流動中心”第一次圖書滾動,圖書流動的方向是沿著紅色路線。團隊召開圖書滾動工作布置會議,主要包括聯繫圖書運載車輛、協調好圖書滾動方案、具體人員工作任務落實和運輸中人員安全保障。

8月1日~2日開始開放流動圖書館,開始建立圖書借還機制,實行評選出“優秀圖書管理員”獎勵機制。(註:暑假不停業)

8月3日紅流交流日的確定。團隊成員流動在**組織主題為“紅流涓涓,書道不止”的交流日。地點可以安排在圖書滾動中心或者村里其他合適的地方,要準備小禮物對參與學生進行獎勵。

8月3日項目中期總結會議,確定 紅色圖書館地圖的繪製。宣傳部開始統計各個紅流*號圖書館館藏數目及製作紅流特製圖書標籤。

(三)鏡頭記錄老區紅色文化

本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項目進入暑期中期運行,項目工作已經完全走上正軌,在項目團隊的統一領導和有效協調下,對於紅色路線進行鏡頭錄取,為以後弘揚紅色精神奠定基礎。

8月4日~10日團隊重新分為兩隊,一隊為留守當地的大學生志願者,利用國小內活動外時間走訪,通過相機捕捉韶關國小地區的一面,走訪博物館,品味韶關地區文化精粹。通過參觀革命遺址、博物館、烈士陵園,聽革命先烈的故事、唱紅色歌曲,看紅色經典等途徑,記錄下當地博物館,革命老區 ,革命人物,並拍成記錄片。另一隊,在當地老者的帶領下重走紅軍路,沿途收集整理紅色文化資源。通過採訪當事人、實地考察、查閱文檔、收集回憶錄等多種形式,了解紅軍進行的戰役戰鬥、根據地的形成發展過程、建設內容、革命歌謠等方面的情況。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的文字整理工作,積累豐富的歷史資料。

8月11~12日整理文字和圖像資料,準備成果展。

8月13日~15日宣傳小組製作成果展必備品。印刷宣傳圖片、宣傳手冊,錄製完整活動紀錄片,印製調研報告;公關小組聯繫展覽場所與活動支持單位,聯繫廣州革命國小以及各大高校。技術人員製作宣傳紅色紀錄片。

(四)暑期中後期

8月16日,充分總結論證“紅流圖書館”模式推行的成功經驗和發現的問題,進一步考察論證在城鎮學校建立“紅色書命線”的可行性,與城鎮學校做好前期溝通

8月17日,本著“節約成本,惠澤鄉民,造福地方”的原則處理各種物品,返還各種租借財物,安置項目組自己購置的財物, 

8月18日,組織項目團隊安全返回學校,組織項目成員進行自我總結和召開項目暑期實踐總結會議

8月19日~8月22日,籌備組織召開好項目暑期總結大會。主要根據“谷歌”對項目評估的安排,爭取“谷歌”後期繼續支持本項目開展,同時對項目繼續開展做好安排工作。

二、xx年8月28日-9月20日:項目擴展階段

(紅色宣傳月,一周一活動,高校與社會教育同步)

(一) 紅色教育進高校——“引進來”

1.加大紅色文化宣傳力度,在重大革命歷史事件日、偉人誕辰紀念日以及黨的重要會議和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紅色文化宣傳活動,通過校報、廣播、網路等新聞媒體。開闢大學生的紅色文化專欄、專題、網頁, 構建紅色文化宣傳平台,不斷掀起紅色文化的宣傳熱潮,讓紅色文化走進高校,走進大學生的心中,積極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培養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道德情操 。

2.組織各種實地紅色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紅色文化展覽”、“重走長征路”等系列活動,構建起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網路。以多種形式大力弘揚老區精神,促使大學生產生自覺的情感意識,主動的道德追求,從而形成崇高的人生境界。

9月1號~9月7號 邀請老紅軍、學者、領導幹部和學院黨政領導等為學生開設系列專題講座或舉辦形勢政策報告會。

9月8日~9月10日舉辦每月一期“紅土地講壇”等;

9月11日~9月13日組織紅色教育研討及知識競賽主題活動

9月14日~9月16日在全省高校範圍內舉辦一期紅色文化藝術節活動。包括“紅色歌謠大合唱” “紅色攝影書法美術作品展”等。

(二)紅色教育進社會——“傳出去”

紅色書命線:在補充新書的同時,為弘揚紅色革命精神與節約型社會相結合,我們將就舊書實行紅色書命線回收利用活動以出借書本,為廣大國小生提供課本讀物為重點,因此,屆時採取現場設諮詢點和辦事處接受學生的現場捐書和借書的形式,使更多需要課本的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

8月28日~9月2日宣傳小組組織宣傳諮詢,主要包括派發傳單、懸掛橫額、張貼海報、廣播台廣播、接受諮詢。小組各個成員製作“紅色書命線標籤”、招募培訓“紅色書命線”小主人,宣傳“紅色書命線”流轉使用章程,做好9月3日的第一批“紅色書命線”流動籌備活動。

9月3日-9月7 日到廣州市欖核鎮中心國小、星海國小等國小、荔灣區葵蓬國小等廣州革命老區國小,宣傳這次紅色精神傳遞之路。搭建廣州國小與韶關紅色國小的溝通橋樑,使其能順利進行對話交流並且持續發展。構建漂書中點站。

9月8日~9月14日到各高校進行巡迴宣講。除請革命人物講述革命文化外,還有革命圖片影片展,博曉隊員韶關之行心得會、交流會等等。並在高校內進行志願者的招募和培訓工作。

9月15日~9月16日在廣州芳村建立紅色教育實習基地,進行參觀。

9月17日-9月20日社會宣講。派發紅色宣傳手冊,展示調研報告,革命圖片影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