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義事跡簡介——新時期的道德模範

從1995年起,在這個艱苦的崗位上,郭明義一乾就是15年。

修路作業每天8點開工。為提早掌握路面變化情況,一上班就能及時調度機械維修道路,郭明義每天凌晨4點多起床,徒步巡查采場公路,細心觀測每一處路面的平整度、坡度和寬度,制訂出當天上午的修路計畫。在采場,他還要隨時留神躲開呼嘯而過的電動輪汽車。這些兩層樓高、載重量超過兩三節火車皮的“巨無霸”,有15米的視野盲區。

XX年年夏的一天,酷熱的天氣讓連續鏖戰多天,指揮采場公路改線施工的郭明義暈倒在作業現場。情急之下,工友們用灑水車水龍頭把他澆醒。大家都勸他快回家休息,他卻說:“這條路不抓緊時間修好,將嚴重影響生產。不要管我,大家還是抓緊乾吧。”

“真是一條硬漢!”在場的職工們眼含熱淚,又緊張投入工作。

郭明義平時對工友關懷備至,但交情歸交情,工作上的事,他從來一絲不苟。

1999年嚴冬的一天上午,郭明義在巡查各電鏟鏟位推土機的跟進情況時,對5號鏟位平整度不滿意。他當即要求5號鏟的推土機司機劉師傅重新施工。劉師傅不高興地說:“太冷了,等午後暖和點再推吧。”郭明義說:“不行,5號鏟是高效鏟,中午就要組織生產,不能因為鏟位不平整而耽誤生產。”情緒失控的劉師傅破口大罵,差點動手打人。在工友們的勸說下,郭明義很快調整好情緒,心平氣和地說:“劉師傅,首先我向您道歉。剛才我情緒衝動,請您原諒。如果您還不解氣,可以罵我、打我,但工作還得按標準繼續進行,不要因為咱們的矛盾影響生產。”

劉師傅被說服了,任務很快完成。經過這次衝突,郭明義和劉師傅的感情更深了。劉師傅退休時,郭明義把自己積攢下來的勞動服、雨靴等都送給了他,“你家在農村,今後用得著”。退休多年後,老劉只要碰到礦上的工友,總不忘讓給郭明義“帶個好”。

人生的苦惱,往往不在於擁有的太少,而在於期待得到的太多。

郭明義常說,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就會有不同的人生思考。如果經常接觸富翁大款,你就會覺得自己很窮,如果經常接觸困難民眾,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幫助他們。

一套上世紀80年代的一居室,面積不到40平方米。水泥地,白灰牆,陳舊的家具,女兒的床支在4平方米的門廳里。

這就是郭明義的家。

入黨30年來,郭明義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艱苦樸素的本色。一年四季穿工作服,一件棉衣穿了10年;就算出席各種隆重的公益活動,也一直穿著那身勞保服。

除了工資交給妻子用於生活以外,郭明義幾乎所有的獎金、補貼、加班費等,連同各種獎品、慰問品全都捐了;甚至連妻子每月給他的零花錢,他也省下來都捐了……

在物質上,郭明義一家完全可以更寬裕——現在,夫妻兩人的工資,加起來一月也有四五千元,在鞍山屬於中上水平。

“為什麼不給自己、孩子多存點錢?”

“有人覺得存款多、房子大是財富。可我覺得物質財富,只供個人享受,不算真正的幸福;如果用來幫助困難民眾,大家分享,就會帶給更多人幸福。對我來說,這55本獻血證、200多封感謝信,就是對我最大的獎賞。”郭明義似乎“答非所問”。

在礦山工作28年,不管做翻譯,還是當公路管理員,郭明義手中,其實都掌握著一定的權力,但他始終牢記手中的權力,是為國家和企業服務的,不能為個人謀私利。

1996年,郭明義做翻譯時,還兼任外方人員的司機。他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用中國人特有的熱情和不卑不亢,征服了外方專家。在外國人眼裡,他是最可信賴的合作夥伴,“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共產黨員”。

和外方工程技術人員在一起3年多,他多次婉言謝絕老外給他的“小費”。外國人不理解。他反覆解釋,“我們中國人不興這個”。

1996年下半年,鞍鋼經營出現困難,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外方人員看在眼裡,真心想幫幫他,就拿出厚厚的一沓錢,塞給郭明義,又被婉言謝絕。

采場公路管理員,有調動采場所有大型工程機械的權力。一些在采場承包小工程的私營老闆,想讓郭明義提供一些“幫助”,免費使用礦上機械。有人送來手機、現金,“郭師傅,您一句話的事,行個方便吧!”“我指揮的機械是不少,但不是給哪個人服務的。”郭明義嚴詞拒絕。

有人勸郭明義說,“別那么固執!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有什麼不好?”

“拿他們一分錢,我的腰桿就再也挺不直了!”普通的一句話,卻讓人看到了一名共產黨人身上的浩然正氣。

當初和郭明義一起培訓的3名英語翻譯,如今都已遠走高飛,收入遠超郭明義。郭明義也曾有這樣的機會。組裝電動輪汽車期間,美國猶格里德公司技術服務部中國區總管,被郭明義的敬業精神打動,兩次勸說他到美國公司工作,並承諾給他的報酬至少比鞍鋼高六七倍。

老郭卻一連說了三個“no!” 

面對社會上存在的不公平現象,郭明義深惡痛絕。

2010年3月,郭明義聽說老同學喬廣全要進京上訪,馬上找到他了解情況。

原來,幾年前喬廣全帶著20多名下崗職工打工時,施工方拖欠了他們6萬多元工資,多次討要,就是不給,並揚言:“想告我?你愛去哪去哪!”

聽了喬廣全的介紹,郭明義拍案而起,“我一定為你們討回公道!”

此後一連許多天,郭明義有空就往勞動、建設等部門跑,反映情況,據理力爭。在郭明義積極奔走下,工人的工資全部討還了,越級上訪也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