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迎新晚會暨才藝大賽策劃書

第二部分,選手的臨場表演。(如果以晚會形式出現,我們可以考慮不設定臨時表演部分,這樣會可以有更多的節目呈現給大家,而且方便評分)

這部分要根據初賽後的具體節目類型安排,看操作性是否比較強,或者是能否通過改變一下實行這種形式。

例如:一個擅長樂器的,如吉他的選手和一個擅長唱歌的選手,他們的“臨場表演”可以是由這兩個人臨時抽籤搭配(賽前場下抽取,節約時間,讓各組搭配的組合有時間進行練習,增加默契),再臨時抽選主題。這時他們就要臨時合作起來,一個是彈吉他伴奏,另一個是在吉他的伴奏下唱歌。如果是擅長舞蹈的個人,可以是臨場抽選歌曲即興表演。

注意:選用的主題(如:挑戰經典,生命初歌等)是大賽前通知各選手先稍作準備,最後比賽時再從眾多主題中隨機抽選一個。這是為了選手在比賽時能相對保證表演的質量。

之所以在才藝大賽決賽上計畫設定這一部分是因為臨時表演更能看出選手的才藝實力和他們的綜合水平。

b.在比賽過程中會插入嘉賓節目或是一些與觀眾互動的環節(初定為問答環節,考慮到贊助商的宣傳效應,我們會提出一些與該贊助商有關的問題,讓到場的同學回答,答對的可以得到一些小禮品。這樣既可以達到互動的效果,也能為贊助商增大宣傳力度),讓到場的同學都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c.在比賽計分時段,邀請嘉賓表演。這樣既能豐富晚會,又能讓晚會主題“才藝”更加突出。

(4)比賽結束後由領導∕嘉賓點評

(5)最後宣布比賽結果、頒獎

(六)評分標準:

決賽評審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專業評審,主要由老師和一些藝術特長生擔任。第二部分,大眾評審,來自不同的基層班(這樣就可以更加公平公正,符合大眾的口味,也增加了比賽的刺激性和未知性,為比賽增加一份神秘感)

1.專業評審團:以80分為滿分,占總分的80%。具體的評分標準參考評分表。(詳見附表一)

2.大眾評審:以20分為總分,占總分的20%。每個人手中將會拿到兩張牌,上面各有一個“√”和一個“×”,“√”表示得一分,“×”表示不得分。(考慮到評分簡便,大眾評審只參與自選節目表演環節的評分,分數會作為人氣得分算進最後得分)大眾評審分數直接決定“最具人氣獎”得主。

3.參賽者最後得分為兩者相加的分數,即:專業評審分數+大眾評審分數

注意:大眾評審得分將由工作人員記錄好,最後收上各評審的評分表後,在“人氣”那一欄記上分數,再分別算出各評分表的最後得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後取平均成績。再用總得分表分別歸總。(詳見附表二)

附加部分(書畫類和設計類部分,棋類部分)

一,書畫類和設計類部分

1. 作品有規定主題,各參賽選手可以根據主題來進行書畫或設計。

2. 上交作品時要同時將作品的電子版交到指定信箱,方便老師評審進行初賽評分。

3. 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初賽時專業老師根據上交的作品進行評分,按分數高低選出15~20份優秀作品進入決賽。決賽會在本部舉行一個小型的展覽,將所有進入決賽的作品展出,並附有老師評審的專業意見,考慮到本部有藝術系的同學,所以大家可以對作品進行欣賞及評分,將個人喜歡的作品選出來進行投票。最後的票數會轉化成分數算進參賽作品的最後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