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一個社會的進步。過去我們過多地強調教育為社會服務,很少強調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為發掘每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服務,今天看來,應該強化這種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

1、教育如何以人為本?

2、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硬體和軟體的問題。均衡發展,不是平均而是平衡,不在水平上、層次上差別太大,鼓勵有不同,但不要有差距。這是指協調發展的問題。

在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有的單位專抓硬體,對教師素質提高不重視,對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不重視。有一個好校長,就能托起一所好學校,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我們也應該看到,有名師才有名校,一個好學校成就一個好校長,這也是很客觀的。比如一些百年名校,誰當校長並不重要,因為有優良的傳統、百年的積澱和良好的外部環境,誰乾都是一所好學校。

3、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主要是人的個性發展。

(二)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

1、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

2、如何符合教育的規律,需要繼續探索。

3、現代學校制度的內容

(1)所有權與經辦權的關係;(2)政府與學校的關係(現在是父子關係):政府與學校分開,政府依法治校,學校獨立辦學;政府巨觀調控,學校自主辦學;(3)權利與責任的關係,出事了,校長著急,局長比校長還著急。國有國辦,出了事不好辦,國有民辦,出了事也不好辦,發展還很慢;(4)校長個人權威與依法治校的關係;(5)學校自主發展與市場選擇的關係;(6)學校與社區的互動問題。

(三)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問題

主要是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結構(構成)、怎樣培養的問題。

1、創新精神的結構:創新意識(行為的前提);創新情意(情感和意志,喜歡和敢於創新);創新個性(表現力、好奇心、敏感、想像力、有挑戰性、質疑精神、冒險精神);創新品德(不抄襲,和平利用發明創造)。

2、實踐能力:動手操作(動手能力很重要,手對大腦的影響很大,心靈手巧,應為先手巧,後心靈,笨手笨腳就是笨頭笨腦);設計(計畫)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四)網路教育問題

主要指網路德育、網路心育、網上交往、網路語言、網路遊戲、網路美育、網路體育問題。

(五)校本課程建設問題

1、學校優良傳統的繼承;2、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3、學校的發展需要。

(六)探究性(研究性)學習與教學

探究性學習分不分主題;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

(七)課程改革實驗的設計問題

課改是行動研究,如何保證它的科學性,如何設計(平行設計、縱向設計、前後設計)。

(八)教與學的互動問題

(九)新課改的評價問題

背景評價(以前的情況);投入情況(學習的投入,學習也有成本問題);過程評價;結果評價。

(十)課改與文化革新問題

校園文化凸顯,文化發展的價值強調不夠。文化的多元,才能帶來思想的解放,促進課程選擇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