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案參考範文:政協提案範文

(二)學生人均用地、綠化面積等指標低下,未達到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標準

在《浙江省九年制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評定標準(試行)》中明確規定:“三類中國小校園用地面積指標36個班級為9.64平方米/生,18班級為10.43平方米/生”。青田縣城實驗學校校園用地面積11552平方米,36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為5.89平方米/生;城東國小校園用地面積7453平方米,36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為4.29平方米/生;溫溪鎮第二國小校園用地面積是2658平方米,18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2.77平方米/生,溫溪高中洲頭校區校園用地面積675平方米,10個班級,學生人均用地面積1.42平方米/生。上述數字表明,我縣部分學校硬體設施未能達到義務教育標準化要求。 (三)學校專用教室嚴重不足,跟新課程背景下的素質教育不相符

部分學校因缺少多媒體、音、體、美、計算機房等專用教室,無法開設最基本的課程,基本的課外活動得不到保證。到目前為止,部分學校的上課模式還停留在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學生一天六節課,除了教室上課,還是教室。多媒體、音、體、美教室、計算機房、400米環形跑道,這些本來是學校必備的,可對他們來說,卻成了難能實現的美好願望。就目前青田縣各國小情況看,還有大部分學校專用教室嚴重不足,跟新課程背景下的素質教育不相符。 二、幾點建議

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進城市化建設的迫切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儘管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明顯,但要讓每一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有書讀、讀好書,相關部門還須進一步調查研究,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協調發展,統籌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使他們安心在我縣工作,為我縣的經濟騰飛注入新的活力。 (一)統籌規劃,合理利用,進一步最佳化學校布局

1、科學規劃,解決外來務工子女入學工作。根據經濟發展行政區劃調整的趨勢和城市建設的需要,以及和諧、兩化一新等新理念融入同時,建議政府要充分考慮當地人口增減、城市發展、產業升級後外來務工人員流動趨勢,較為準確預測每年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人數,及時調整我縣教育規劃,適時新建、擴建校舍,合理配臵教育資源,從更高層面、更寬視野來考慮城鄉架構、產業的分布、功能配套及教育布局。

2、充分利用閒臵教育資源,緩解城區、集鎮學校的招生壓力。我縣部分鄉校校舍閒臵,教育資源未能有效利用,建議將這些閒臵學校可以由城區學校實行“一拖一”的管理模式,統一招生,統籌安排教師和學生,以達到教育資源的共享。如杭州、衢州均有成功的辦學經驗,值得鑑賞。 (二)規範管理,因人施教,讓務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1、規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工作。實行“入學綠卡”制度,陽光招生,保證農民工子女方便入學。為加強對農民工子女的入學管理,建議申辦農民工子女“入學綠卡”,有計畫的接收農民工子女,如凡在本縣務工就業的外來務工者,根據暫住地和施教區域,憑暫住證、勞動用工契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等材料,到就近學校為子女申領“入學綠卡”。 只要持有“入學綠卡”孩子,就能跟本學區的孩子同等待遇地到規定學校入學。為了保證學校接收外來學生的積極性,政府可設立相應的補助制度,對於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學校,除了政府按學生實際人數撥足事業費和公用經費外,還實行一定數額的經費獎勵性補助。學校憑“入學綠卡”結算。 2、民工子女評優考學與當地學生一視同仁,實行混合編班教學。混合編班是“和諧共進”的基礎。首先,我們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學生混合、統一編班,這是實現“和諧共進”的第一步,這同一個班級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與本地學生朝夕相處,在生活和學習上相互照應,使外來民工子女在短時間內融入主流,讓其適應新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