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議案見證人大工作進程

1954 年9 月28 日,圓滿完成各項議程的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閉幕,代表們在這次大會上提出的39 件提案也進入辦理程式。自此,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提案方式行權履職的時代就此開啟。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提案制度逐漸淡出了舞台。從六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完善的代表議案和建議制度。在十屆全國人大期間,隨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處理辦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處理辦法》等五個工作文件以及重點處理代表建議制度的出台,代表議案、建議的提出和辦理邁上了法制化、規範化的道路。

進入新階段,尊重代表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成為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一步做好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對此,剛剛進入依法履職第二個年頭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便展新思路、大手筆。許多代表說,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採取多種形式開展重點建議督辦,將辦理代表議案、建議與立法、監督工作有效結合,以點帶面推動全局工作,增強了辦理實效。這就是張德江委員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所強調的,把辦理建議與推動有關方面改進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充分尊重和考慮代表意見和建議,切實提高辦理質量。

回首六十年的歷程,從名稱的改變,到程式的完善,到質量的提升,再到辦理力度的加大,代表議案與建議見證著民主的發展,見證著人大工作的逐步推進,見證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完善的偉大歷史進程。

“把代表議案與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區分開,是議事程式的一項重要改進”

1953 年伊始,進行國家全面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在那個百業待興的年代,開展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尤其是重工業建設對於一窮二白的新中國而言,無疑是困難重重。

現實的難題著實讓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們心急如焚。在1954 年召開的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工程師出身的夏以焜提出了三份關於工礦方面的提案。在這些提案中,夏以焜代表提出,為適應國家展開工業建設的需要,要統籌蒐集重要設計基礎資料,以供各基建單位套用;各大工業城市應統籌建立基本建設所需的金屬結構工廠、鋼筋混凝土預製品工廠等輔助企業;統一全國技術標準和工資標準。經過審查,這些提案交由國務院辦理,逐步實施。在這次全國人代會上,代表們共提出了涉及工礦、勞動、農業等方面的提案39 件,經提案委員會逐案審查,決定交由國務院依照審查意見分別處理。

在隨後召開的幾次全國人代會上,代表提案的數量不斷增加,從工業、農業到國防、教育,件件事關國家發展大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回憶起那段歷史,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漢斌感慨地說,這些提案主要是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涉及的很多問題並不屬於全國人大的職權範圍,大會不好通過實質性的決議,只能轉交有關方面處理。

為扭轉這種局面,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全國人大組織法規定,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範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大會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同時規定,全國人大代表向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交有關機關和組織研究處理並負責答覆。就在這次會議上,曾任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習仲勛說道:這樣規定,比較符合實際,既簡化了工作程式,又可以使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同樣得到適當的處理和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