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洪澇災害救災應急預案

為確保我市在遭受可能發生的特大洪澇等自然災害時,能夠及時高效有序地開展救災應急工作,提高應對特大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特制定本預案。實施特大洪澇災害救災應急預案,應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綜合協調的原則,切實做好災害監測、災害預防、災害應急、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等工作。

一、特大洪澇災害救災應急預案的啟動

(一)預案啟動條件。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預案予以啟動:

1、一次性災害倒塌房屋1萬間以上,農作物絕收面積3萬公頃以上;

2、一次性災害因災死亡10人以上;

3、一次性災害過程直接經濟損失達全市上年國民生產總值1%;

4、全市因災緊急轉移安置災民或即將轉移安置災民人數達8萬人;

5、已發生66公頃以上堤垸潰決性洪澇災害,且成災人口在1000人以上;

6、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決定啟用我市境內蓄洪垸蓄洪,需轉移安置災民1萬人以上。

(二)預案啟動方式。市氣象局、市水利局、市民政局分別向市人民政府上報特大洪澇災害預警報告,由市長批准啟動預案;對已經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分別由主管部門書面報告市長批准啟動預案。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

救災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責任制和分級分部門負責制。

市人民政府成立救災指揮部,由市長擔任總指揮長,分管副市長、市警備區首長擔任副總指揮長,市人民政府秘書長擔任指揮部秘書長。指揮部成員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水利局、市發展計畫委、市經委、市農辦、市委宣傳部、市衛生局、市農業局、市建委、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監察局、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市氣象局、市水文局、市電信公司、市移動通信公司、市郵政局、市電業局、市糧食局、市廣播電視局、長沙警備區、武警長沙支隊等組成。指揮部領導全市救災工作。

指揮部下設救災辦公室,在市民政局辦公,由市民政局局長擔任救災辦公室主任。救災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組織協調全市救災工作;

(二)負責指導搶險救災,安置疏散災民,設定避難場所,做好疏散點食宿物品的供應工作;

(三)負責發布全市災情信息,接收、調撥救災物品,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

縣(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地區特大洪澇災害救災的應急預案。

三、市有關部門職責

市民政局:負責全市救災綜合協調工作。指導區、縣(市)制定救災預案;根據水利、氣象、水文部門預測的雨水情況,分析研究災情和發展趨勢,按規定程式對外發布災情;檢查督促受災地區救災措施的落實,做好有關災情統計工作,負責受災地區的救災、勘災和災民的生活救濟;負責救災款物的籌集和儲備,制定救災款物分配方案,組織救災捐贈工作,做好救災及捐贈款物的接收、使用、管理工作;開展救災政策的宣傳,提高全社會的防災和減災意識。

市氣象局、市水文局、市水利局:負責對災區氣候、雨情、水情、汛情的預報和監測。按期發布氣象預報,及時提供氣象資料,特別是災害性氣候的預測預報;做好水位檢測,分析預測未來水流量以及可能出現的險情。組織災區重要水利、供水等設施的搶險修復工作,提出恢復重建方案。

市交通局:負責救災應急交通運輸工作。負責轉移災民和財產所需的車輛、船隻等交通工具,組織救災物品的運輸。保障救災運輸道路暢通,協助實施交通管制。市經委、市物價局、市糧食局、市商貿局、市石油公司、市煤炭公司、市供銷社:負責救災物資供應。管好國家和地方儲備糧、油,保證災民糧、油供應;做好與災民生活相關的急需品等救災物資的儲備和供應工作,保證災區市場物價穩定。市農辦、市國土局、市規劃局:協調安排歸口管理的救災物資,研究制定災區恢復家園的各種優惠政策措施(特別是因災全倒房戶優惠政策),對減輕農業災害損失進行管理指導。市衛生局、市藥監局:負責災區防病治病和衛生防疫工作。組織開展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護和衛生監督工作,報告、發布疫情信息,負責疾病防治經費、藥品、器械的管理、使用和救災藥品的質量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