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築夢鑄人主題徵文:為青春插上夢的翅膀

我為青春插上翅膀,文字是那一抹最閃耀的翎羽。

二、音樂

如果說文字是我的路,那么音樂就是我的路燈了,因為說到我跟音樂的邂逅,聽起來就像是一個斷斷續續的沒有結局的故事,如同路燈一樣,隔一段路便會矗立一個。

我在這裡閉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氣,聆聽著曾經那陣感動的聲音,

記得初次接觸音樂,還是在很小的時候,作為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有著那樣天真無邪又純真美妙的歌喉,總有一些大人們對我父母調侃說,“以後你們家的娃唱歌出名了,一定要回來我們我們村子裡,唱歌我們這些個鄉里鄉親聽。”現在想想,那時的自己應該是挺自豪的吧。

不過記得那時候人前的自己如同孩童般膽怯,我的歌聲永遠是低低的,輕如耳語的聲音。

那個時候對於音樂,至今我都記得很清楚,雖說並沒有像文字那般沉迷,但是每次去村子裡有電視的人家,看到電視上那些背著吉他在烈日下行走的流浪歌手,我都羨慕不已,他們都富有才華而且自由自在。

當初的我,天賦自然不用多說,但是終究不能像他們那樣有著自由自在的人生,我像眾多孩子一樣,在人前唱歌無所適從,我循規蹈矩的走著好好學習的道路,因為我知道在我們那樣的地方,學習知識高於一切,而音樂多半是被人們丟棄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的。

然後就這樣,我以為我的輕聲耳語般安靜的聲音是永恆,可終究被凝固在了那一刻,而凝固的便會幹涸。

之後接觸音樂的機會便越來越少了,因為學業越來越重,有時候也就是在某個寂寞滋生蔓延的黑夜裡,悄悄的放開當初偷偷藏起來的流行樂的cd,當然,這個時候家境總算是可以了,而我再也沒有了孩提時代那種對音樂的渴望。

我以為至此我將會與音樂緣滅。

但是有時候,感動多一點,堅持也會多一點,音樂與感動的邂逅,雖說沒有文字那般讓人深刻,卻也在我腦海中不斷奏響,讓音樂的火焰在我的青春路上涅磐重生。

第一次用音樂吟唱出對感動的感覺,是一首《感謝有你》 ,那深藏在每個音符中的內在張力,讓我感覺仿佛有一座宏大的宮殿在我眼前升起來,那是眾多心思單純的孩子們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情感,毫不誇張的說,就如同天籟。

至今我都記得,國家助學金髮放的同時,我們迎來了學校的文藝匯演,在眾人之前,我竟沒有了當初的無所適從,原來感動的聲音這般充滿奇蹟。

那時的我們在國家助學金的幫助之下,成功的離開了偏遠的小城鎮,作為眾多被感動的孩子中的一個,父親第一次認可了我對音樂的追尋,他用多餘的助學金為我買了第一件樂器,一個短小的口琴,我用優雅的鏇律吹奏著我們潛藏內心的感動和漸行漸遠的青春。

四濺的光陰中,我們掌心的年輪一寸一寸的綻開,如今我站在二十歲的邊緣上,雙手捧著那隻因感動而長存的口琴,我似乎又聽到了那時的我們,那時我們如天籟般感謝有你的聲音。

音樂的感動就是如此吧,在感動的同時我堅持著追尋音樂的道路,那時音樂與感動的第一次邂逅就像是我追夢道路上的第一座燈塔,就算年華垂垂老去,它依舊在那裡,指引著後來人。

一首寧靜的曲子,帶我走過往日的雜碎點點,我只是在體驗,與音樂的極度親近,那種親近感讓我忘記時間,回到過去,那些感動的回憶,就像綻放的花朵,從暗澀斑駁的時光背影中紛紛綻開,我的音樂夢也在這感動的聲音中緩步向前,照亮前路。

我為青春插上夢想的翅膀,音樂是那振翅飛翔的波動。

三、閱讀

泡一杯卡布奇諾,打開一首悠揚的曲子,我在燈下書寫著我的感動,有時候寫的倦了,累了,便放下手中的筆,打開那本常被我捧在手心的書籍,細細品讀起來,然後我看到,書中的扉頁寫著:

文字是路,音樂是燈,那么閱讀便是這路邊燈下的風景。

從文字誕生那天起,往往復復總是有人深陷於閱讀當中去,我應該就是其中之一吧。

關於閱讀,記得有人說過,世間有太多的勵志書籍讓我們懂得動的智慧,讓我們明白如何堅持,如何去奮鬥,然而一些靜的真諦則需要我們在閱讀中細細體悟,比如感動。

我很清楚,坐在寧靜的書桌前,翻開一本本書香氤氳的紙頁,我所面對的是一幕幕深刻的舊光景,那暈染在內心深處的記憶,是永生無往的。

閱讀是一種重述夢境的方式,而我又是一個戀舊的人,喜歡對過去的光陰耿耿於懷,我記得第一次真正的閱讀所遇到的是日本的作家川端康成,他是我第一個傾心的作家,也是第一個帶給我感動的作家。因為只有他的文字才能讓我感覺到那些不斷在年華中剝落的時光就像是一片華麗的沼澤,波光漣漪,同樣也妖冶危險。

我得到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雪國》 ,在他筆下雪國底層女性形體和精神上的純潔和美,一寸寸沉澱到了世界千變萬化的細微裂縫裡面,即使時光早已消散,依舊值得默默懷念。當然他的文字也帶有虛無感的,正如他筆下作家沉重的虛無感一樣,那些跳動的人影和紛繁交錯的命運讓我體會到一個筆者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