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築夢鑄人主題徵文:為青春插上夢的翅膀

我是喜歡這樣的無奈的,也正是這樣真實的表述才會讓我心生漣漪,才能讓我心懷感動。

那樣的感動襯著那樣的故事,那樣的故事又托著我質樸乾淨的回憶,應該是高中吧,當時學校助學金評定,我們在收到學校給予貧困學生助學金的同時,還給我們這些喜歡文字的人贈送書籍,《雪國》就這樣跟我結緣,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親切與感動,至此,我跟閱讀結下感動的情愫。

如今踏入大學的旅途,《飄》是我用大學第一筆助學金購買的書籍,當然在我書架上面也不乏有其他的著作,我以這樣的方式重溫著一次又一次閱讀的感覺,又用這樣閱讀的方式記錄著閱讀與感動的結緣,我深知閱讀的路很漫長,但我也知道閱讀是一個戀上文字的人的宿命,我耗費這漫長的人生書寫這樣一點一滴的感動,需要有閱讀的調和,如此積累下的盛夏光年,才是人生全部的意義。

今年暑假我曾回到過我生活的西北的一個角落,看著那些像曾經的我一樣不願安分讀書,安分生活,安分了此一生的孩子因著感動而不斷奮鬥,不斷追夢,這樣的情景,對我有著異常的吸引力,我把自己多年累積的書籍送給了當初我所在的國小,不為其他,只為他們有夢,他們讓我明白閱讀並非僅限於讀書,也包括讀懂他們的感動。

讀到今天,自己只是這萬千感動中的一個看客,所有的風景,都將會沉澱在流光的河中,我需要不斷地開悟,不斷地尋找。

我為青春插上夢想的翅膀,閱讀是翱翔高天時歡快的淺唱。

四、旅遊

人類是一種被內心的憧憬和嚮往所驅使的動物,雖說這般形容不太恰當,但是所有人讀到這裡的時候都是不置可否的吧。

當我築好了路,架好了燈,布好了沿途的風景,我所需要做的,就只有不但向前,正如嚮往生了根之後便會無法擺脫,只有不斷向前,直至其消亡,否則嚮往也就不叫做嚮往而是失望了。

其實我是一個有著深刻逃離情結的人,對於遠方那座充滿夢幻的烏托邦式的“永無島”,我如同彼得潘那樣痴迷,留戀,仰望不止。我渴望一場說走就走的遙遠的旅行,這樣的嚮往從我第一次通過書本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後便根深蒂固了,也至於我現在無可救藥般的離開西北的家鄉來到遙遠的武漢。

我迷戀這樣的感覺,枕著異鄉的夕陽,翻閱著關於未知世界的旅遊指南,計畫著下一次的旅行。我暗想《千與千尋》里那趟橋下的火車,它代表著旅行——生命的變動,把人帶離原有的世界,去尋覓遠方的遷徙,並且從中感受新奇與不安,去結識異地的風景和身邊匆匆流動的過客,以及最後獨自到達的終點。這樣的過程對於任何人都是一場深刻的體驗。我也不能夠例外。

自從通過助學金同感動結識之後,愈發覺得國小時候的教科書對於自然對於人文的描述都是一些沒有生趣的知識條例,似乎我所受的教育就是為了學會對這個世界無動於衷,見慣不怪。於是,被凡俗的世界弄得很疲憊的心,嚮往著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每個角落都有感動在等待發生,我需要做的就是去旅行。

高中那年心血來潮,帶著當年獲得的助學金,在父母的允許之下,我踏上我的追夢之旅,似乎是根本沒有預定好目的地,我只是執著地漂泊,向著那個陌生的城市西安,十七朝古都的厚重氣息如同花朵般開遍了我夢境中的每一個角落絢麗而又馨香馥郁,遊人如織,芸芸眾生穿梭在城市裡面,展現出一場又一場美輪美奐的夢境,我知道那是我用感動的聲音構築的幻覺,我對自己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從來都是這么自信。

遠方永遠是神奇的,這樣的感動襯著這樣的風景,我對遠方的期盼越積越厚,以至於莫名的歸宿感像潮水般充滿了我不悲不喜的心靈。

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我去了上海,那座在許許多多筆者手中魔幻的城市,儘管只是匆匆一瞥,卻足以讓我熱淚盈眶,那是我一直以來的久久仰望,精緻的城市和霓虹,面對曾經在夢中而現在在腳下,甚至於伸手便可以觸摸得到的繁華,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親切,就好像美好的東西沉寂了許久,集體迸發出來,讓我毫無招架之力。

只是我相信,我是需要不斷追尋著感動上路,行走,啟程,告別的,在繁華的盛景,看過了,也就錯過了,我需要不斷的旅行。

旅行是追夢者的宿命,我們在旅行中跋山涉水,體會生命中的感動,我甘願耗費我漫長的人生,留下自己行走過的痕跡,為此積澱的繽紛年華,便是是我人生全部的意義。

我為青春插上夢想的翅膀,旅行便是沿途絢麗的風景。

尾聲

“你一定是有愛著什麼東西的,一定有的,愛到你自己也不想承認,自己也想不明白。”

但是現在我理解了,因為平凡,所以想不明白,因為簡單所以不願承認,其實它一直都在,它的名字就叫做夢想。